戏里“革命三代人”,戏外“昆剧三代人”,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创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的演出剧目,7月15日起,上海昆剧团《自有后来人》在上海大剧院进行首轮演出,反响热烈。
记者亲历的首轮第二场演出现场,谢幕将近10分钟,大幕已全部降下,观众席中响亮的“好”声依旧不绝于耳,看视频就能感受到现场有多燃。
全剧节奏紧凑,尤其上半场让人有“节奏这么快,好像谍战片”之感,而结尾《胜利》一幕的大段武戏也非常精彩,体现了中国传统戏曲深厚的“武戏功底”,看得观众不仅好声连连,还有人不禁感叹“比看了十部漫威还过瘾,都是真功夫!”
记者拍摄的现场视频为证👇
“上昆三代人”演绎精彩红色新经典
《自有后来人》取材于上世纪60年代初长春电影制片厂同名电影。电影上映后,引发戏曲剧种改编热潮,成就《红灯记》等多个版本。
“李铁梅”罗晨雪排练中
不同于京剧、沪剧《红灯记》以“李玉和”为第一主角,昆剧《自有后来人》以“李铁梅”为第一主角,体现上昆特色主题,同时契合“革命自有后来人”时代精神。
《自有后来人》用“你是铁打的吗”描述李铁梅。李铁梅扮演者罗晨雪觉得,这句台词适合台前幕后每一位工作人员。
张静娴(左)扮演“李奶奶”
《新闻晨报·周到》相关报道
👉晨报视频专访张静娴:快60年了再演“李奶奶”,和《红灯记》的缘分太神奇
李奶奶扮演者张静娴、鸠山扮演者蔡正仁演完自己的戏,不去后台休息,习惯留在侧幕为罗晨雪把关。昨晚,两位国宝级老艺术家的表演也获得满堂彩。
张静娴老师虽已过七十但唱功不减,“李奶奶”大量的经典唱段,以及与“鸠山”蔡正仁、“李玉和”吴双的大段对手戏令观众大呼过瘾。
蔡正仁扮演“鸠山”每一次出场都引发掌声
蔡正仁老师扮演的“鸠山”也是开演前很多昆迷心心念念的看点。果然,蔡老师一亮相,不仅唱念精彩,每一次出场都换一套造型也令观众惊喜,而他对人物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一个“活鸠山”跃然观众眼前,难怪今晚蔡老师每一次出场,都会引发观众情不自禁的鼓掌叫好。
《新闻晨报·周到》相关报道
👉晨报视频专访蔡正仁,半个多世纪后再演“鸠山”,我时刻要与自己“作斗争”
《自有后来人》中还有一个重量级人物——艺术指导、国宝级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今晚,他也莅临了演出现场,在观众席中目不转睛地看完了全场演出。
开演前,他也接受了《新闻晨报·周到》记者的视频专访:
《新闻晨报·周到》相关报道
👉晨报视频专访京剧版“鸠山”尚长荣:昆剧《自有后来人》非常触动我、感动我
“破套存牌”,“守正创新”一大步
作为全新创排的红色经典,《自有后来人》还迈出了创新的一大步——昆曲的“破套存牌”。关于这一点,团长谷好好在月初的响排阶段就详细跟《新闻晨报·周到》记者谈到了这次的创新。
《新闻晨报·周到》相关报道
剧中,梅花奖得主吴双饰演“李玉和”(右)。演出现场,他的大段唱腔也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1986年吴双考入上海戏曲学校昆三班时,邻居们纷纷对他说,“好好学,长大演李玉和”,他还特地解释,自己学的是昆剧,不是京戏,
“想不到有一天,我演儿时年画、月份牌上的英雄人物李玉和。”
关于“破套存牌”,吴双也表示,打破宫调套式的枷锁,召唤出曲牌音乐旋律的个性之美,为亮主题、讲故事、演人物夯实基础、扩大空间,正是上昆“守正创新”一大步。
“艺术创作总是在激情与纠结,兴奋与不满,期待成功与不断自我否定的交织中奋力向前。”
导演郭宇则认为,
“对于昆剧创作,传统技法,不论程式表演还是音乐格律、声腔唱法,都是历史的厚重积淀。昆剧现代戏更需要新的、原发的创造力。”
高科技加持,创新传统戏曲舞台审美
还有一点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该剧的视觉呈现,完全打破了传统戏曲舞台的习惯,让走进大剧院的观众耳目一新。
无论是李玉和的家、鸠山办公室与宴会厅,不再是传统景片,而变为电子屏呈现,既适应现代化大剧场,也能巡演。
难怪首演前,上昆制作的预告片在网络播放,先声夺人的片段还引来网友的热议。
今晚是该剧首轮演出的第二场,如此热烈的反响,恐怕也让很多对于“昆曲版《红灯记》好不好看”心存好奇的观众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一轮的演出还有周六和周日晚的两场,想看的观众别错过。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邱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