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2021国际暑期创新实践夏令营开营仪式暨体医养康护创新设计论坛,在江川路街道红旗新村第七居委会举行。
据悉,本次创新实践项目上海交大通过与江川路街道的合作、大零号湾创新创业孵化器的建设,将充分发挥交大16个附属医院的医疗健康资源优势,将高校知识资源溢出到周边社区,共同探索15分钟生活圈的“体医养康护融合”健康模式和“居家养老+智能终端+互联网平台”的智能养老生态系统,造福社区居民。
“体医养康护融合”是什么?
上海交通大学创新实践夏令营自2006年开始举办,至今已举办了十四届。本届夏令营主题为大健康背景下社区的挑战与机遇开发——适应于体医养康护融合的产品-服务体系设计。
那么,“体医养康护融合”具体包括了哪些内容?
据了解,通过前期调研和研究,上海交大相关专业团队发现,对“体医养康护”全人群(骼肌肉系统损伤和⻣科术后患者;慢病患者;老人、青少年、亚健康人群)全生命周期干预成新趋势,助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其产业市场潜力巨大,涉及体育、医疗、养老、康复、护理等多部门多领域的协作,亟需探索跨界融合的发展模式和产品。
30名营员下沉社区
开营仪式上,江川路街道、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共同为“上海交通大学实践基地”揭牌。据悉,本次夏令营上海交大共招募了30名来自护理、心理、电子信息、设计等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营员,充分结合各自学科专业优势,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工作坊模式进行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天的“体医养康护创新设计论坛”环节,来自公共服务、护理、养老、体育及创新设计的专家们还为营员和居民们从多个角度带来了主题讲座。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江川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