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礼由上海乐队学院执行长何大耿主持,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上海乐队学院院长余隆,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等出席典礼。
“你们大多是95后,我希望你们能够找到自己的性格、希望能找到你们人生的旅途、希望通过在上海乐队学院两年的学习,能体会到作为一个职业音乐家还有很多很多的路要走。前面的道路似乎还有些模糊不清,虽然可能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完整音乐家的程度,但不要怕。一切都有开始。祝愿你们这一批有着做音乐家的梦想的人,有一个全新的旅程。”
余隆为这群前途无量的年轻人留下了这样一段寄语。
现场,学院理事长、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纽约爱乐乐团CEO、执行总裁狄波拉·博尔达及纽约爱乐教师团队也通过视频送上祝福。
毕业生代表范佳颖在发言中说:“正如院长在座谈会中所讲的:‘如果你一直在摸高,即使觉得距离自己向往的高度还差很多,但过段时间回过头看看,你已经有所进步。’这种不断摸高、攀登的精神从入学开始就是我最明显的体验。”
如何激发年轻人的动力,是一个月前,余隆和这群学生的一次深入对话中,探讨的话题。
在余隆看来,“当你想与众不同、学有所成,当你要想证明自己,只有通过努力。练10遍琴和练1遍琴就是不一样,除了音乐演奏以外,学习知识也是如此。”
余隆以自己为例:
“二十几岁是太美好的年龄,我经常说想重新活一次,我最喜欢的时光就是20岁左右在上音念书的时候,每天沿着复兴路骑自行车。我觉得太阳每天都不一样,空气都是鲜的,每天进学校都能认识新的朋友。美好事物稍纵即逝。如果你在美好事物旁边的时候不抓住,以后未必抓得到,所以最好能够当下抓住。”
带着这份积极,这群学子也交出了一张无愧于老师期待的成绩单——
迄今,包括一年级即考取上海交响乐团的小提琴专业学生罗畅在内,上海乐队学院共有6名二年级学生被职业交响乐团提前录取,超半数学生在毕业前已确定未来就业单位。
打击乐学生唐劭谦回忆起自己得知考取乐团的心情,连用两个“很开心”来形容。“在考试前,学院已经提供了大大小小的模拟考试的机会,让我可以很清楚地感受考试时可能会出现的短板,或是练习不足的地方。”
小提琴专业那蕊在获悉乐团招考第一时间,就将复试所需准备的所有曲目打印并装订成册。“我在当天就把所有曲目的音频都听了一遍,了解每首片段不同的难点,知道要练这些东西,大概花多长时间,心里有了底。虽然有一些没接触过的歌剧片段,但经过两年针对性的学习和乐队实践,我们已充分了解每个作曲家的性格特点和演奏法。”
在上海交响乐团的实践经验带给学生们很多的感触,不光只是演奏技巧上,还在于更深层次的“乐队文化”。唐劭谦说:“有些时候打击乐的‘戏份’不多,可能只有一个音。但不管我当场发挥如何,每一场音乐会谢幕的时候,老师们一定都会从台上的最右边走到最左边,和每一位打击乐演奏员握手说‘Bravo,辛苦了’。这对于我一个乐团新人来说是非常温暖的,我希望到了工作岗位之后,也可以将我在这里的感受传递给大家。”
毕业典礼之后,他们就将告别校园,走向职业道路,最希望的是学业与工作顺利地“无缝接轨”。那蕊认为,在工作岗位上,需要时刻保持在SOA学到的“职业精神”。
唐劭谦进一步补充:“乐队片段和独奏在练习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在上海乐队学院,很多练习方式、思维和诀窍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希望在未来工作我能把老师们所教的精髓、现在还没能完全掌握的、都能够完好的发挥出来。”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