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AI赋能的《三体》世界,“亲眼所见、亲自触碰”经典科幻场景……7月9日,在“大爱无疆·共生”人工智能企业论坛上,商汤科技宣布正式聘请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担任“商汤科技科幻星球研究中心主任”,并将与《三体》全球永久唯一的版权方三体宇宙携手合作,共同探索“AI+科幻”新范式,打造线下沉浸式娱乐新业态。
AI+科幻,呈现一个全新的《三体》世界
智子、水滴、黑洞、人类太空舰队……如何更好地呈现《三体》中的这些经典设定,一直备受科幻爱好者们的期待。
在本次论坛上,刘慈欣发表了视频演讲。他表示:
科幻文学的创作,是站在人类角度上的脑力风暴,把想象的边界推得再远一点,那如今科技的快速发展,正是现实世界里的裂变。科幻是具有创造性的游戏,而相类似的,技术的突破也是非连续性的,跳跃性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推动技术发展的是想象力。”
他表示,在这个维度上,人工智能成了想象力的一个加速器——它打破了对因果的执着、打破了经验的成见,用技术的手段解放技术,用不确定性解放想象力。智子也许暂时只存在于科幻的想象之中,但眼下,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把许多概念、许多故事转化为现实。
这一次商汤与三体打造的,是沉浸式的娱乐新业态。我可能暂时还不能剧透,是不是会驾驶人类舰队、然后直接遭遇水滴,会不会被吸入黑洞…我也很期待。科幻是个费脑力的工作,但商汤AI技术加持下的科幻,却是个能够身体也参与、释放五感,沉浸体验的世界。等建成以后,我也很想去体验一下。”
据悉,此次商汤力邀刘慈欣加盟,同时携手致力于幻想类IP开发和运营的三体宇宙,在对《三体》故事和科幻内容的理解与开发基础之上,将通过尖端技术与尖端想象力的激荡和碰撞,以AI赋能科幻产业,将科幻文学中那些曾在图文、视频中出现过抽象概念和经典场景,进一步打造成可置身其中并能与之互动的“现实世界”,用沉浸式的视觉感官和交互体验,让人们“亲眼所见、亲自触碰”,呈现一个全新的《三体》世界。
刘慈欣表示,希望能够用沉浸式的方式,让人们去体验浩瀚无垠的宇宙,体验人类社会的渺小与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种方式让更多人感到科幻的魅力,同时也向社会传播科学,让人们能更多地接触并理解这些信息。“通过这次合作,我们想带给大众的,绝不是另一个新的虚拟世界,而是大众拥抱科幻、走向科技的一个钥匙。”
科技与科幻跨界交融,打破创新边界
科技与科幻相互交织,正在打破人类想象力的天花板,突破AI创新的边界。
在本次论坛上,中国顶尖科学家还与最大胆、最敢想的科技与科幻“行家”进行了思想碰撞,共同探讨AI科技如何赋能科幻产业,科幻作品又能如何启发科技创新等前沿话题。
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着重强调了科幻与科技的共性,“科幻和科学技术都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科幻作品的想象元素离不开人的好奇心,科学发现、AI创新也是来自好奇心驱动下的探索实践。”同时,他还从科普产业角度认为,“科幻与科学技术这样的实体产业结合,能够给科普产业带来新的变化。”
对于备受瞩目的商汤与“三体”的跨界合作,商汤科技移动智能事业群副总裁王子彬表示 ,商汤的AI+AR技术,可以将科幻作品中晦涩难懂的知识和理论背景,转化为可以直接体验的视觉和互动效果,帮助更多普通人更直观地了解科幻作品,激发大众对前沿科技的兴趣,培养人们的科学意识。
关于选择和商汤合作,三体宇宙CEO 赵骥龙表示,三体宇宙作为系统化运营三体IP的公司,一直致力于链接全球艺术家、优秀创作者和领先的合作方共创和拓展三体IP。相信结合商汤领先的AI+AR技术,以及三体宇宙对《三体》故事的理解和延伸开发,将携手打造出一个充满交互和故事性的沉浸体验,为中国蓬勃发展的科幻行业创造出一个和广大科幻用户、年轻用户互动的新界面。
《科幻世界》副总编辑姚海军认为,未来更多的AI科学家、科幻作家将走到一起,迸发出更贴近于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幻设想,这甚至有望改变科技行业的创新路径。未来,无论是故事创作、绘制图片,AI都可以帮助他们将脑海中的想象化为炫酷的实体。AI还可能赋能科幻电影行业,解决拍摄科幻素材中遇到的困难。随着AI不断深入产业赋能,也将逐渐重塑科幻行业和大众对AI的认知。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