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举行近百场各类论坛和特色活动。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国际盛会,中国智慧”文体产业智能化升级高峰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科技冬奥”与探索全球城市生活的智慧未来为主题展开了探讨。
同时,《AI+国际赛事解决方案蓝皮书》(下简称《蓝皮书》)也在论坛上正式发布,展示了用“中国智慧”助力国际盛会的最新解决方案。
记者注意到,《蓝皮书》中提出,可以通过“人—智—赛—场”的融合,全面赋能赛事活动。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AI技术则可以发挥在智能安全、智能交互、智能感知、智能底座等等功能,从而让沟通变得更为便捷、高效,决策变得更为精准、可靠,也能够更好地让人们享受无感下的安全与便利,并起到赛事技术资源更可靠、运维更便捷、支持更高效的作用。其中也提及了“AI+赛事”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比赛场地之一——张家口密苑云顶乐园的具体实践。
PS:在云顶使用的一款智能移动哨兵车就已经亮相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进行现场展示咯~具体可以戳这里了解一下~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张军平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赛事中的具体应用已然十分广泛。例如将数据分析、复盘功能应用于花样滑冰项目,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高难度动作,专业仪器设备就可以进行记录、成像和分析,将运动员身体重心、曲线等等数值进行记录、标注。
而在裁判判决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辅助,也可以大大降低1986年世界杯的“上帝之手”等判罚不清,或是平昌冬奥会上曾发生的判罚不公之类的情况。此外,AI技术还能帮助解决在冬奥会等赛事活动中,选手、观众因为天气原因防护过厚而容易出现的人脸识别难题,此时,“步态识别”的功能就能派上大用场。
“2022年冬奥会就将在北京举行,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在冬奥会现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引起更多的思考,那就是孤立地依赖人或机器都不可取,人机混合智能才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张军平表示。
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姚宝敬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应用的全面推进,待解决的业务问题已经从特定的场景单点问题,向通用场景业务全流程引进,需要人们从感知智能进一步进化到认知智能、决策智能。而人工智能需要聚合更多跨专业、多学科的复合知识,全面融入规划建设、赛事举办、营销企划、经营管理、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等等场景,实现全域态势感知、风险监测预警、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调度、行动人机协同等等,结合文体事业的机制创新、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功能塑造、生态构建等,全面赋能文体行业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发展路径。“因此,在此次人工智能大会上探讨这一主题就显得格外意义深远,这不仅充分表达了我们对中国冬奥的热情与期盼,也汇聚了更多力量,来共同思考如何用人工智能为科技奥运、为更美好的未来城市生活提供解决方案。”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谢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