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秉承为广大青少年打造专业的社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公民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使命,2021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优秀社会考察报告征集活动已全面启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社会考察报告。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报业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指导,由新闻报社、上海市资源利用和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上海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由新闻晨报教育发展中心、周到上海APP、上海惠众绿色公益发展促进中心承办,活动合作单位为上海绿色账户、威雅学校、上海泰康拜博口腔、立邦为爱上色、国腾教育。
即日起,活动报名及作品上传通道正式开通。活动通道将于2021年8月29日关闭。活动期间,活动主办方将通过指导视频、指导手册、线下活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考察方法及相关背景知识,更好地完成活动作品。
活动要求
1. 参加对象
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
2. 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分为初选和终评两个阶段。
◆ 初选:学生自行提交作品,由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专业评审和新闻晨报资深记者组成的评审队伍,将对学生提交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遴选晋级终评的学生。
◆ 终评:晋级终评的学生将进行现场答辩,由专家评审团进行评判,最终奖项将综合现场答辩和作品质量进行评定。
3. 活动时间
即日起 – 2021年8月29日:学生报名;上传作品
2021年9月:作品初评;答辩培训;现场终评
2021年9月下旬:优秀作品交流展示活动
4. 奖项设置
◆ 学生奖:按主题设置作品等第奖
注:学生只可选择一道命题参加活动;所有报名参加活动并提交作品的学生,将获得活动参与证书
◆ 教师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 组织奖:优秀组织奖
5. 作品形式及作品要求
【小学组】
作品形式:感受式社会考察日记
作品要求:
a. 学生须根据主题自拟社会考察日记标题。
b. 考察日记字数:300-500字
c. 除考察日记外,须同步提交社会考察过程中的相关佐证材料。佐证材料包括:考察照片、图片等记录社会考察的过程与心得体会的材料。
d. 所有提交内容须真实可靠,社会考察日记必须个人独立完成,不可抄袭。一旦发现弄虚作假,取消参评资格。
【初中组】
作品形式:问题研究式社会考察报告
作品要求:
a. 学生须根据主题自拟社会考察报告题目。
b. 考察报告字数:500-1200字左右
c. 除考察报告外,须同步提交本次社会考察过程中的相关佐证材料。佐证材料包括:调查问卷、考察照片、考察记录、考察视频等。
d. 所有提交内容须真实可靠,不可抄袭。社会考察可团队协作,社会考察报告必须个人独立完成。一旦发现报告内容雷同,取消参评资格。
e. 社会考察报告需了解新情况、新发展,发现新问题、新经验,提出新思考、新建议。
考察主题:低碳生活,考察市民环保新风尚
(合作单位:上海绿色账户)
海平面的上升、极端天气的频发、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工业化进程加速的副作用,也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课题。为了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严正承诺。践行低碳生活是采取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活方式,本主题鼓励同学们围绕“垃圾减量、资源利用、降碳减排”三个方面开展社会考察,探究低碳生活的执行情况,撰写一份有针对性的社会考察报告。
为帮助同学们充分理解本次活动的主题,更好地按照活动要求进行考察,活动主办方特邀行业专家、新闻晨报资深记者及晨才学院导师,以官方指导视频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为大家带来【命题主题解析】及【作品体裁解析】
特邀主讲专家
费心浩
上海惠众绿色公益发展促进中心运营主管
低碳生活,考察市民环保新风尚
主题解析(上集)
视频要点:
◆ 低碳生活的背景
◆ 低碳生活的权威论述
◆ 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 适合中小学生的低碳生活措施
低碳生活,考察市民环保新风尚
主题解析(下集)
视频要点:
◆ 低碳生活案例分享
在周到上海APP进入“征集活动”专题并进入活动报名通道。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新闻晨报教育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