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之后,科创板最大的IPO要来

拟募资200亿元,国内首家三地上市的药企要来了!

6月28日,已在美股和港股上市的百济神州有限公司(百济神州,BGNE.US,06160.HK)科创板首发过会,中金公司及高盛高华为联合保荐人。若此番A股IPO闯关成功,百济神州将成为首家“三地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

目前科创板“考生”中,募资超过200亿元的除了去年6月30日上市的中芯国际,百济神州也是拟IPO公司中募资金额最大的。出色的创新药研发能力、丰富的管线产品储备、已经在中国生物科技公司中建立的全球临床布局和运营的领导地位,使这家植根中国、全球领先的生物科技公司备受关注。

 

三款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已获批上市

百济神州2010年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主要从事治疗癌症为主的分子靶向及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与销售,商业化产品及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共47款,包括8款商业化阶段药物、4款已申报候选药物和35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其中3款处于商业化阶段的自主研发药物分别为BTK小分子抑制剂百悦泽®(BRUKINSA®,泽布替尼胶囊,zanubrutinib),抗PD-1单抗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tislelizumab)®和PARP抑制剂百汇泽®(通用名:帕米帕利)。预计到2021年底,百济神州还将有至多12款产品上市。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百悦泽®2020年开始实现规模化销售,2020年1-9月销售额超过1.6亿元;百泽安®2020年3月开始在中国上市销售,至2020年9月30日即实现近7亿元的销售收入;2021年5月7日,百济神州第三款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PARP抑制剂百汇泽®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附条件批准。

不过百济神州仍然在继续投入上述已上市药品的适应症拓展研究,相应研发支出随之增加,因此已上市药品销售仍处于亏损状态。

2017年至2020年1-9月,百济神州营业收入分别为16.11亿元、13.10亿元、29.54亿元和14.59亿元,包括药品销售收入以及技术授权和研发服务收入,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82亿元、-47.47亿元、-69.15亿元及-81.04亿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百济神州累计未分配利润为-243.03亿元。

 

高瓴连投8次为第三大股东

天眼查App显示,此次IPO前百济神州已完成8轮融资,其中不乏高瓴资本、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团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参与,从2014年的A轮到之后的美港股IPO,高瓴资本参与其8轮融资。截至2020年9月30日,百济神州第一大股东安进持股20.36%;高瓴资本则持有12.43%的股份,为第三大股东。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2016年,公司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成为首个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2018 年登陆香港联交所,是所有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中最大市值的公司,最新市值约2560亿港元。

2020年7月,高瓴作为锚定投资人,对百济神州追加10亿美元投资,其他几个股东跟进,百济神州共融资20.8亿美元,创造了全球生物医药历史上最大的一笔股权融资,高瓴的10亿美元也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史上最大的一笔投资。

在百济神州创立至今的10年间,高瓴共参与和支持了百济神州的8轮融资,是百济神州在中国唯一的全程领投投资人。

百济神州本次科创板上市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3.23亿股(绿鞋机制行使后)A股,募资200亿元,围绕管线产品的临床试验研发项目是本次募集资金的投资重点,拟投入约132亿元用于药物临床试验研发项目,占整体拟募集资金66.23%。

公司还计划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市场准入策略,以更实惠的药物价格分阶段进入全球市场,开创全球增长新模式,成为具备全球实力、拥有本地智慧的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曹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