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歌手毛不易出道的第4年,本月,他将推出自己的第三张全创作专辑《幼鸟指南》。目前,《城市傍晚》《海上日记》和《于是没有洗头》三首新歌已经面世,收获了来自年轻人的喜爱和共鸣。今日,毛不易演唱的电影《革命者》推广曲《青春》也冲上热搜。
日前,毛不易接受了新闻晨报的专访,畅谈新专辑,以及他出道4年的感悟。
Q:记者
A:毛不易
Q:跟大家介绍一下即将发行的第三张专辑《幼鸟指南》。
A:这张专辑是我这两年的一个心路历程的记录,也有一些在音乐上新的尝试。6月份之内陆续全部都会发完,希望大家可以去听一下。
Q:首发歌叫《城市傍晚》,为什么会选这首歌作为主打?
A:一方面是内部投票的选择。我们会请一些公司的同事,还有各个行业合作过的老师,一起听一下,这首歌得票率比较高;另一方面,这首歌我自己也很喜欢,因为它还是以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首歌。我当时录完这首歌,觉得很难得,就想让大家也感受一下。
Q:你是什么时候写完的这首?
A:我也忘了,应该是去年。创作灵感就是我坐在车里,看到夕阳、车流、人群……但有的也没看到,都是自己编的。创作它就不是一件从头到尾都很浪漫的事,很多时候就是编的,但我觉得编出来的这个东西,你能够让人家相信或者你自己足够相信,我们不是纪录片歌手,创作还是有一定的虚构。
Q:再来说一下第二首歌《海上日记》,创作是怎样想出来的?
A:这首歌是创作比较顺畅的一首,也是我整张专辑里写得比较早的一首歌。当时有旋律忽然出来,然后旋律和歌词几乎是同时出来的,但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写成这个主题,现在一想还是不知道,可能也是那种灵感来了。因为我是用吉他写的,然后在制作的时候就想要把它的现场感、乐队感突出一些,现在这个版本我很满意。
Q:其他几首歌还没有发,可以透露一下吗?
A:我觉得这张专辑它有个特点,基本上每首歌都不太一样,不管是音乐性上,还是它的词曲表达,每首歌都会突出它自己的气质,没有一个特别统一的主题。
Q:现在很多歌手不太发专辑了,为什么你还在坚持。
A:我觉得专辑对歌手来说挺重要的。不管是演唱会还是音乐节,都是要表演专辑的内容,所以不管准备的时间成本,还是很多创意性的东西,都凝结在专辑里。
Q:很多人会说“毛不易的歌里面藏着亿万人的孤独”,你现在还会有这种孤独感吗?
A:会。
Q:它来自哪里?
A:我也不知道。
Q:莫名其妙的孤独感?
A:因为确实也很孤独,我的生活就是这样。
Q:你是一个孤独的人?
A:算是,我比较容易感到孤独。
Q:这种孤独是不是作为艺人的代价?
A:我觉得不一定,它就不是做不做艺人的事。
Q:你的歌共情的人很多,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人,《城市傍晚》也和快递小哥做了互动。你在生活里,会经常遇到很戳心的细节吗?
A:会有,但不会经常,我倒希望经常,但是我的生活还是跟大家差不多。不过,我会比较注意,如果有的话会想把它记录下来。
Q:出道4年,你觉得这个圈子跟你想的一样吗?
A:差不多。
Q:是什么样的感觉?
A:工作挺忙的,然后会被解读,会被注意。
Q:你喜欢这种解读?
A:我其实不太喜欢,因为对一个人的定义很难准确和立体。
Q:看到误解,会试图帮自己解释一下吗?
A:也不会,因为能误解你的人,他也不会听进去解释,而且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把工作以外的事情少暴露在大家面前。
Q:你更希望和歌迷是怎样一个相处模式?
A:大家就听歌,我觉得听歌不一定要解读你这首歌在写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或者挖掘创作者本身的故事,那特别没有意思。你要听这个歌,它能够抚平你的情绪,让你收获感动也好、力量也好,这个是我觉得音乐一个比较好的作用,而不是说你透过这个歌,把创作者去分析一遍,那就失去了听这首歌的意义。
Q:你小时候会是有点叛逆的小孩吗?
A:没有
Q: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A:我是比较坚持自己的一个人,很难被影响,但不至于叛逆。
Q:比如什么事情不会被影响,别人给你的建议吗?
A:基本上。我不在乎的事可以听别人的,有些自己确定的事就很难被影响。
Q:你自己平时会搜自己的名字吗?会关注哪些?
A:大家都会吧。我要看我自己的采访或什么的。
Q:其实还是跟工作相关,不是太在乎别人对你的个人评价。
A:很少有人一天到晚在网上评价你。因为最近发专辑嘛,我也看一看大家对这两首歌是什么看法。
Q:你不会去锻炼肌肉,或者是可能给人带去惊喜的事?
A:因为我不喜欢健身,锻炼我偶尔还是会的。平常到宣传期的时候可能吃的会简单一点,最近很放松,我也不太管了,只要不太胖就行。
Q:26岁在普通人看来还是一个会追求刺激和新鲜感的年纪。
A:我都没到26岁,我十几岁就不怎么追求(刺激和新鲜感)。我不好这个,我不喜欢。
Q:你现在会有恐慌的情绪吗。
A:我不至于恐慌,但会紧张。
Q:这种紧张感是来自于?
A:来自于不确定。
Q:对工作还是对生活的不确定?
A:最近反正比较少,就像这次发专辑,就会不知道它反响怎么样,大家会不会接受。还有就是我虽然出道4年,但上台还是会紧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Q:从第一张专辑到第三张,感觉你专辑发布的频率还蛮长的,是因为缺少创作的时间?
A:4年发三张专辑其实不少了,当然跟乐坛鼎盛的时候,恨不得一个人一年发两三张那种比,确实没有达到那样。第二年发第二张专辑的时候,确实是因为工作比较忙,创作的时间比较少,的确会有影响。
Q:你需要一个很整块的时间去做音乐吗?
A:不用,但总要有时间,这个时间不能说工作的时候,那不是时间,那是工作的一部分。创作是你需要真正的生活——我还需要生活。
Q:你会担心有一天写不出歌,或者没状态吗?
A:那就不写呗。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