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有花有茶,晚上竟然还可以是酒吧!这样的书店只在上海马当路有!

前不久,国内书店行业“一业一证”首证“花落”上海新晋网红打卡地——二酉书店。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了负责上海二酉书店筹建工作的主理人李默曦,她邀请记者深夜探访这家“国内首个内设酒吧区域的书店”,感受书店夜经济的活力。

位于马当路458弄的二酉书店在今年5月刚刚开门试运营。开业前的4月28日,上海全面推广“一业一证”改革。6月初,二酉书店就拿到了全市书店行业“一业一证”首证。

上海书店行业的001号综合许可证

以往企业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等6个事项时,需要挨个“串联”审批、一证一办,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

如今不仅申请人审批时间压缩了31个工作日,还可以通过“一业一证”窗口,实现一口受理、一证准营,办证效率有了质的飞跃。

二酉书店幸运地获得了第一张书店行业综合许可证,一证在手即等同于获得了食品经营、酒类商品零售等多项许可。

客人不仅可以在这里阅读、购书、赏花、品茶、喝咖啡,也可以享用各类酒品,“温酒看雪落,读诗闻花香”。

引经据典,设计巧妙

注意到这间书店的人,或许第一时间会好奇,取名“二酉”,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涵义?

其实,“二酉”代表的是大酉山和小酉山。传说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期,秦代学者伏胜为了保护经典古籍不被损毁,便将书籍全部藏于大小酉山的山洞之中,才得保存以流传给后人。

后来,“学富五车,书通二酉”也就被用来表达博览诗书,学识渊博之意。

二酉书店不但把文化传承的象征融入店名中,还把两座山的概念融入室内结构设计里 —— 入口处有光线穿透的人造石书架围成的独立空间,象征小酉山,主要陈列新品推荐书籍;

而大酉山则被抽象成更加开阔的主体空间,主要分成两个区:层层叠叠由角落组成的阅览区和圆弧形长桌围成的开放式生活区。

连续不断的酒红色穿孔铝板形成的洞口,以及书架形成的各种可以坐下来的角落和空间,象征着大酉山里的环环相扣的山洞。

读者藏匿其中,可以寻得一方宁静,在店内轻盈的音乐中感受文字的韵味。

大小酉山之间,一处涓涓滴流的水井隐藏着“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的禅意,也将中国园林的“步步有景”的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此精心的设计,吸引了众多读者前来一探究竟,开业至今不到两个月,二酉书店已经跃升到了各大社交媒体的榜单前列,不少年轻人把这里当成了一处新兴的网红书店前来打卡,一到周末书店便热闹非凡。

教授学者推荐书目,和“网红店”、“畅销书”说拜拜

城市里每新开一家书店,但凡设计精美,总会引得人们驻足拍照。在“二酉书店”尚且只是一个概念雏形的时候,运营团队就在上海全市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明确了自己的定位。

“我们把能去看的书店都看了,大多数品牌书店都已经变成了打卡地,而忽略了书店最重要的核心——书籍。大家当时就在想,一定不要做那种人们打卡拍照之后就再也不会去第二次的网红书店,一定要在书籍本身上下足功夫。”二酉书店主理人李默曦告诉记者。

主理人李默曦接受采访

早在2019年,我们曾经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的丽娃河畔,开设了一家名为“祥麟书苑”的公益书店。现在二酉书店的运营和理念,很多都借鉴于当时的经验。

祥麟书苑

得益于浓厚的文化氛围,当年的“祥麟书苑”首次以“教授书房”的概念进行图书选品。

所谓教授书房,就是我们在选择书籍时并非根据市场大数据的指引,去大量引入那些”成功学“、”速成学“之类的畅销书,而是参考那些高校教授或行业学者的个人推荐书单。这些书籍才是真正有质量、在专业领域上有可读性的。

延续了“前辈”祥麟书苑两年来积累的“教授书房”选品水准和经验,二酉书店在选品上也很坚持自己的“调性”。书籍分类较为简单,以建筑艺术类和人文类为主,也提供一些市面上很难见到的限量版书籍。

我们还是想好好地做出一个本土书店品牌,所以更重视书籍的质量,短期内在盈利上就没有做太多考量,只是希望让大家有一个精神自留地,这也是反哺社会的方式之一。

“其实这两次开设书店之前,我们作为甲方,都曾遇到过和独立品牌书店的合作机会。比如跟茑屋书店就有过一段时间的商谈。但最终因为理念和定位的差异,我们还是放弃了成为上海茑屋的首店的合作机会,选择打造本土自主书店品牌。”李默曦说道。

以书会友,饮酒作赋,这里有上海首张书店综合许可证

在书店内大酉山的主体空间中,一个圆弧长吧台形成了一个开放生活区。和传统的书店大多搭配文创或者咖啡的方式不同,这里还承担着酒吧的功能。

这里是整个书店最后开启营业的区域。因为在此之前,书店内经营酒类是比较罕见的,而且必须要单独申请相关类别经营许可。

“一业一证”的实现,也让二酉书店“以书会友,饮酒作赋”的愿望照进了现实。“刚开业酒吧这里空空如也,连定价单都是前几天刚摆出来的。”李默曦介绍道。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书店的设计大方向是今年2月15日大年初四晚上定下的,仅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做设计方案,大家争分夺秒,每天对图纸复合、材料选定落地、局部方案进行调整。

3月上旬书店开始进场施工,5月1日对外试运营,6月1日拿到所有类别的经营许可,堪称上海速度。

晚上九点,吧台的灯光暗下,工作一天的人们可以来这里小酌一杯,畅谈心事。而在书店的很多角落,爱读书的人也能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一位在角落坐了很久的读者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我是一名尊巴舞老师,因为家就在附近,所以上完课就会来这里坐坐。这里的环境、音乐甚至植物都很好,很适合安静地看看书。而且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来这里读书学习,并不被要求必须消费茶饮,感觉包容性特别高。

读者接受采访

平衡“打卡”和“读书”,从“教授书房”到“大众书房”

二酉书店经营时间不长,但李默曦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人们喜欢店内的环境,常常在周末成群结队前来打卡拍照。人一多,书店安静的环境就受到了挑战。

接下来我们打算在店内设置更明确的功能分区,比如在小酉山那里增设座位,大酉山由于本身就有吧台,可能更适合人们在这里聊天拍照。这样动静分区,就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书店从早上十点经营到晚上十点,李默曦全程坚守,希望观察读者的反馈,逐渐改进书店的细节。

我们发现有很多退休年纪的老者过来看书,他们当中很多对书都颇有研究。这也印证了团队最初的期待,做一家书店,让懂书、爱书的人能坐下来享受这份乐趣,并且愿意常常光顾。

在采访的最后,李默曦告诉记者:“未来我们还会在浦东设立第三家书店,届时或许会向全民征集书单,把'教授书房'延伸至'大众书房',让书籍的品类从专业领域扩展到各种类别”。

爱看书的人,一定会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