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世”;
“1921年,中共一大,红星初冉”;
“1935年,国歌首度公开唱响”……
近日,上海街头的公用电话亭红了!百年来或广为人知、或鲜为人知的上海红色故事和红色通信故事,被制作成百余海报、装置艺术在电话亭上展出。500多座“有故事”的电话亭,在七一前夕集体焕新亮相街头。
红旗亭、电波亭……讲述百年中国发展史
1920年8月,一群有志青年在渔阳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树德里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百年后的今天,在淮海中路靠近成都南路,比邻渔阳里和树德里旧址,树立起了一间全新的“红旗亭”,以鲜红旗帜和火焰形象向百年前的英雄致敬。这间坐落在百年淮海路的红色电话亭,吸引了众多来往行人的关注。
看到这个特别设计的电话亭,不少年轻人已经走进亭子,率先体验打卡。刚刚拍完照的吴先生说,“我和朋友一起拍了照片制作明信片,蛮适合情侣拍照的,有几个背景可以选择,我选择了这个红色的,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记者现场体验了下,和普通电话亭不同的是,这间电话亭内的公用电话旁,有一块电子屏幕和摄像头,按照屏幕上的提示拿起电话按0K键,然后根据听筒提示音拨打100并按拨号键,点击拍照、打印,几秒钟时间即可制作一张个人专属明信片。
1929年,中共中央第一座无线电台在大西路福康里9号(现延安西路420弄9号)诞生。今天,一间“电波亭”在这里全新亮相,复原了中共中央第一座无线电台所在地的石库门风格。亭内,重现了当时革命工作的场景;亭外,这座拥有2400万人口的国际型特大城市从有线时代到了移动时代,从千兆之城跃迁到了5G之城。
在淮海中路上,一排公用电话亭也换上了“新装”,展示百年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 1920年,《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世;1921年,中共一大,红星初冉;1935年,国歌首度公开唱响;1949年,上海解放了……
想前往红色公话亭打卡的小伙伴,可以戳链接“上海电信红色公话亭”,查询离你最近的公话亭地址!
开设建党一百周年特别号码
这场以电话亭为载体的特别展出还有“声”。上海电信特别开设了建党一百周年特别号码“20210701”,市民随时随地用固定电话、手机拨打该号码(外地用户开头加拨021),即可以听到由专业播音师录制的一百个红色历史故事。
其中语言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乔榛讲述了革命烈士李白的故事;知名配音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曹雷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故事;国家一级演员、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刘风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座秘密电台建立的故事。
遍布城市街角巷尾的电话亭,见证了上海的发展,构成了申城居民共同的时代记忆,更镌刻了无数珍贵的历史时刻。
5G、WiFi、充电……公话亭功能不断升级
最高峰时,上海有近万座无人值守的公用电话亭,目前仍有4000多座电话亭遍布各处。
随着手机的普及,人们排队打电话的场景已经消失,公用电话亭也早已悄然升级,有了更多新功能。
在淮海中路换上“新装”的电话亭上,记者看到部分电话亭还标有“徐汇悦读亭”。和普通电话亭不同的是,亭内不仅有公用电话,还设置了一个小型书架,上面摆放着不同书籍供借阅,还可以根据提示参加“读书漂流”活动。
在上海火车站的部分电话亭内,贴着“上海电信公话免费打”的提示。2019年10月1日起,上海电信在浦东机场、虹桥机场、上海新客站的近300个公话电话开通“限时免费公用电话服务”,为旅客提供每次3分钟的市内/国内免费通话服务,方便游客抵沪后给家人“报平安”。
除了传统的电话亭,愚园路上采用半封闭设计的“艺术亭”更是常常吸引行人驻足一探究竟。除了配有公用电话外,“艺术亭”还可让行人驻足休憩,同时还附带WiFi和USB接口,为市民提供上网、充电等便利。
随着5G的快速发展,路边部分电话亭还升级为了5G电话亭,更好地实现热点区域5G信号无缝覆盖。首批5G电话亭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商业区域,约有100多个。
杨清钰拍摄
上海电信表示,在坚持做好基础通信及应急通信功能的同时,还将积极试点符合社会大众需要的功能,扩大公益服务范畴,提供限时三分钟免费通话、公益免费WiFi、快速充电等服务。另外,还将试点安装触屏电话,试点接入 “一网通办”,快捷接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等功能,进一步满足市民信息化服务需求,展现上海的城市温度。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