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开启影片展映。
早上八点多,长宁区的上海影城迎来了电影节首批观众。
一楼大厅目光所及之处有10个电影节取票点,可以有效分散人流,影迷们不需要排很长的队,就能完成快速取票。
两位年轻女孩在取票后向记者透露,她们是刚刚毕业的高三生,特地从南京赶来。这次电影节抢到了十个场次的票,打算把喜欢的作品看个痛快。
“这其实是我们第三次来上影节了,前年和大前年都来过。去年学业比较忙只能遗憾错过,今年终于有时间了,不想再缺席了。”
而巧合的是,在这两位高三女孩离开之后,一位年轻的高三老师小沈也拉着行李箱来到了取票机前。
“正好送走了一届高三,有了一个长假,我就临时决定来上影节看看。昨晚九点多从山东出发,今早六点多下火车,就直接赶过来了。”
小沈告诉记者,自己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度过了四年的本科时光。毕业后回山东老家,成为了一名高中老师。
当年在上海读书的时候,她也来过几次上影节。而这一次,是她毕业后时隔四年的一场故地重游。“看着上海的街道都感觉很亲切。”
刚刚结束高三生活老师和学生,已经完成了各自学业和职业生涯里的一场重要长跑。
接下来他们要在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体验光影的魅力啦!
小沈的行李箱代替她出镜
同样是从远方赶来的,还有一对来自杭州的新婚夫妇。
上午九点五十分,首场电影《无法松的一生》结束放映,赵先生夫妇从影厅中走出,向记者分享了他们的上影节心得。
赵先生向记者介绍自己做的“电影节功课”
在赵先生的记忆中,他已经参与过上影节超过五次。往年都是会发动亲朋好友一口气抢二十几场电影,正式开幕后从杭州赶来上海,花上一个星期看完这些电影。
“今年因为后面安排了新婚蜜月,考虑到有限的时间就保守地只买了几场。”今天在上海影城,他们集中买了三场。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个特色就是经典老片的重映,我们可以在银幕上看到这些作品,尤其有的还都是4K修复的片子,这是在家里无法获得的体验。
还有一个“一带一路电影周”的环节我觉得很好。上影节会上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片,还会安排一些见面会,可以和新锐导演们交流。一些小众的片子可以在这样一个大的平台得以放映,被更多人关注。我们观众也可以借机了解它们,接触到与众不同的想法。
远方的客人,不远万里从四面八方赶来,共迎一场光影盛事。他们坚信好的故事可以带来力量,可以让人们在同一个瞬间产生强大的共鸣。
从今天起,上海40家影院将陆续开启上影节的影片展映。热爱电影的人们,在属于你们的节日尽情狂欢吧。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