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遇上交响,陶身体跳进音乐厅!2021上海夏季音乐节还是这么会玩

6月8日,2021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全新发布,本届音乐节以“万物生长”为主题,用音乐探讨后疫情时代的“复苏”、“成长”、“繁衍”,更探讨音乐与城市、音乐与青少年、音乐与未来的多重关系。

7月10日至24日,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城市草坪音乐广场和第三空间同步呈现共计23场不同形式的演出。

7月10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携手多位年轻艺术家拉开MISA大幕,“95后”钢琴家罗维、“00后”钢琴家王雅伦将联袂呈现莫扎特的《降E大调双钢琴协奏曲》,上海女子四重奏将演绎埃尔加的名作《引子与快板》。

而在7月24日的闭幕音乐会上,“90后”钢琴家张昊辰将带来勃拉姆斯的《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正如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上海夏季音乐节发起人余隆所说,“音乐是这座城市生活的一部分,MISA意在倡导和营造一种有音乐、有趣味的生活方式。年轻音乐家和年轻观众,承载着古典音乐的‘希望’,在这里,台上台下,艺术家和观众,彼此携手,一起走向音乐节的未来。”

新制作 改变固有认知

比起以“古典为重”的乐团音乐季,MISA凭借更多元、开放、先锋的态度,成为很多“小众”音乐作品在中国的首演地。

这方舞台上出现过很多新声音、新呈现、新制作,让不同的观众群体走进彼此,改变对音乐的固有认知,也展现了MSIA作为优秀作品“孵化基地”的潜力。

今夏,一部国内首次引进制作的优秀剧场作品将亮相MISA——由中国导演邹爽和澳大利亚舞美设计师丹·波特携手进行舞台概念创作的《自然颂歌》。本剧由女高音李晶晶和恰空古乐团的六位音乐家联袂演绎,观众可在亨德尔和作曲家维姆·亨德里克斯的全新短曲交替更迭中,体验到巴洛克合奏之声。

小老虎与上交四重奏、小河与陶身体也将为MISA量身定制新作品。

此前,上交四重奏曾和民谣歌手张玮玮跨界合作过一场音乐会,这一次他们再度牵手展现一场“仲夏夜之梦”。

小老虎,这位被誉为中国“最严肃的嘻哈歌手”,今年也会首次登上MISA舞台,牵手上交重奏组,不知严肃遇到严肃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陶身体剧场的舞蹈作品像数学,或者巴赫的音乐,他们排斥情绪的表露,更在于探索身体的极限和边界。音乐人小河和陶身体已在《数位系列》中合作多次,这次他们将在MISA舞台上用新制作《无数系列·对照》来展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勒的《大地之歌》和谭盾充满民族风情的《大地之声》则成为MISA中的“大地系列”分别在同台演出的上下半场呼应。

新势力  挖掘无限潜能

MISA一直注重与年轻人分享舞台,聚光灯下既有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也有充满艺术朝气和音乐情怀的年轻音乐人及团体。

上海交响打击乐演奏家付艺霏多次登台上海夏季音乐节,不同的是,此次她不仅演奏还担任乐曲改编,与“改行”弹起钢琴的驻团指挥张橹和单簧管演奏家李聪,一起呈现德彪西、萨蒂及斯特拉文斯基等三位作曲大师的四部改编作品。

东海岸四重奏则将在MISA舞台上奏响多部东西合璧的经典作品,其中中提琴首席巴桐和大提琴演奏家陈少俊也在这次演出中展示了自己的作曲才华。

除了上海交响的音乐人,MISA还邀请了多支怀有音乐理想的年轻表演团体。

坚持以传统方法演绎的国内首支本真古乐团恰空古乐团、已经成立十周年的广州青年交响乐团、由来自国际一流音乐学院乐团中的的各个声部首席组成的新古典室内乐团,将纷纷走上MISA舞台。同时,钢琴家罗维、鞠小夫,指挥家景焕、金郁矿等年轻音乐人也都将登台一展风采。

新空间  多元聆听体验

夏季音乐节室内、户外的双重空间设置,让音乐和其他艺术门类有了更多结合方式和呈现形式。场地的固定化,也逐渐形成音乐节的文化及身份认同,更易培养观众的聆听习惯。

上海交响档案里保留着一张国内现存最早的露天音乐会节目单,记录了在95年前的今天,即1926年6月8日,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就曾在当时的虹口公园,上演了威尔第、罗西尼、瓦格纳等大师作品,说明上海交响户外演出的传统由来已久。

2014年,位于黄浦区的城市草坪音乐广场首次成为上海夏季音乐节的户外场地,至今一起伴随MISA走过八年。

户外草坪更注重民族音乐的融合与东西对话,更是凭借高水准的演出,免费向市民开放的真诚态度,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无数动人瞬间。

无论是日本鼓童在滂沱大雨中敲出的高亢鼓声,还是夕阳里一家人坐在草地上的惬意神情,都成为MISA与市民的情感互动,也是MISA重要的价值体现。

今年的城市草坪音乐广场,将在7月11日至18日期间,呈现由上海民族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东海岸四重奏、广州交响乐团飞·粤弦乐四重奏、进击打击乐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等多支音乐团体带来的7场演出。

除了音乐厅和音乐草坪,与上海交响音乐厅一街之隔的黑石M+中的第三空间,成为今年MISA的新拓之地,这里既是德意志留声机创立的Yellow Lounge在上海的基地,也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造梦空间”。

第三空间的加入,不仅仅是演出空间上的拓展,更是MISA想象空间的外延和有机联动。

“种子”计划  全新生活方式

去年,MISA曾开创“馄饨皮夜市”,向听音乐会的观众售卖音像制品、图书、手工艺品、饮品、夏季防暑用品等,让听音乐会的观众可以顺便“买买买”。

今年,配合“万物生长”的主题,上海交响乐团联手徐汇区绿化局在MISA同步推出“万物生长——MISA的秘密花园”。

观众可以凭借夏季音乐节门票领取波斯菊、硫华菊及百日草种子一份。在这个夏天播下MISA的种子,待到秋天花开时,还可以将秘密花园拍照上传,切磋园艺。有音乐相伴,植物也许会更加枝繁叶茂。

此外,今年MISA将精选14场演出通过多家平台在线直播。上海交响音乐厅外还将设置MISA“第二现场”,没有买到票的市民可以通过大屏幕,与场内观众同时欣赏音乐会,如同夏夜的露天电影,在微风中享受美酒、美食和音乐,感受魔都的品质生活。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