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阿公因下楼不慎摔倒,于2020年8月过世,享年85岁。但直到2021年年初,遗体一直冰封在殡仪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耄耋老人不能入土为安?
言阿公18岁参军,退役后至镇卫生院工作直至退休。他一生未娶妻,膝下一子是40年前从其二哥处收养的,收养后改姓言,名言吉,但未办理收养手续。言阿公还有一位姐姐言阿婆,已89岁高龄。除此之外,他的父母和两位哥哥均已去世。阿公生前立有一份遗嘱,对他的所有财产进行了交代,遗嘱内容奉法君概括如下:
原来,言阿公在世时曾与养子言吉不和,后受住所对面开店的阿雪一家照顾得以安享晚年,故收养阿雪为养女,但也未办理收养手续。在言阿公故去后,阿雪一家便拿着言阿公留下的遗嘱,一纸诉状将言吉、言阿婆告上法庭,要求上海奉贤法院判令阿雪一家继承言阿公三室一厅的房屋、退休金、死亡抚恤金、丧葬费、存款、名下字画等收藏品。
主审法官万剑峰看到卷宗材料后,先约双方进行了一次证据交换。
不出所料,言吉与言阿婆到庭后,情绪、反应甚是激烈,坚决不同意阿雪的诉请,认为遗嘱真实性完整性存在问题!双方还各执一词。
言吉一方 VS 阿雪一方
阿公曾有脑梗病史,可能订立遗嘱时精神情况已不乐观,要求对遗嘱的笔迹、形成时间进行鉴定,即便遗嘱有效,遗嘱未提及的内容也应当依照法定继承进行。阿雪说的字画等收藏品根本不存在。
此外,阿雪一方实际是言阿公雇佣来照顾他的,阿公还给她发工资。
阿雪拿出了言阿公生前病历卡和寄给阿雪的信件,证明言阿公神志清醒,被告方称的费用实际是言阿公给阿雪的零花钱,双方关系一直很好。
电视剧里的情节在现实中上演。都曾是言阿公的至亲,如今老人刚一去世就对簿公堂。万剑峰觉得本案有些棘手,法律关系虽不复杂,背后的亲情维系实则有些难度。如能调解结案,对各方当事人来说是个更优方案。一则省去了司法鉴定成本,二则能够最大限度弥补两个家庭的裂痕。
他前往言阿公所在卫生院调取了档案,查看言阿公签名字迹。初步认为遗嘱系言阿公所写的可能性较大,于是再次约谈原被告,向双方展示了字迹鉴定样本,希望他们谨慎考虑。
经过万剑峰多次沟通、协调,找到了双方的症结所在。原来言吉一方只是不甘心原本由其继承的财产竟被“外来人”夺了去,但他也认识到自己在养父晚年不妥善赡养的过错,希望原告方继承言阿公的房产后能给其一定的经济补偿。
阿雪也表示了理解和谅解,同时希望尽快了却本案,让言阿公能早日入土为安。
听到这里万剑峰信心倍增,继续加强和原被告沟通,慢慢拉近双方的距离。
3小时调解终达成一致意见
第三次调解工作历时3个多小时。解铃还须系铃人,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约定言阿公的房屋尊重其遗嘱意愿,归阿雪一家所有;阿雪一家给予言吉一方19万元的补偿,言阿公的退休费等均归言吉一方所有;言阿公所有的后事由言吉操办。
走出法院大门时天色已晚,万剑峰长舒了一口气,这起纠葛了大半年的恩怨终于解开,言阿公总算能入土为安了。
5月初,万剑峰收到了言吉送来的锦旗。
“万法官,感谢你,多亏你耐心释法,疏导我们,才解开了两家人之间的心结。”言吉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释怀,有对阿雪一家的,但更多的,是对已逝父亲的缅怀。
遗嘱继承是继承的一种,自被继承人死亡开始,遗嘱分为以下几类:
关于见证人,为了最大程度保证遗嘱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下三类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
(二)继承人、受遗赠人;
(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关于遗嘱的效力,以时间顺序定论,以最后的遗嘱为准,充分尊重遗嘱人的意思表示。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益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