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学子晒出”劳动照“,劳动接力进行时!

“五一”国际劳动节,交大学子晒出了“劳动大接力”,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大学生们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体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交大学子如何在平凡劳动中创造美。

 

农业与生物学院本科生程小是西25宿舍楼大家庭的一员。她自愿每周多花2小时帮忙打理楼栋党团活动室等公共空间,地上的一片纸屑、桌上的一丝灰尘都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新生杨朴凡来自iDesignLab创新设计实验室。2021年是他在课题组的第四个年头,在日常巨大的科研压力下,他每天主动最后离开实验室,做好节能检查和清扫收尾工作。连续四年时间,他一直默默用最平凡的劳动守护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卫生。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强薇是一位多肉植物“发烧友”,她利用近一年时间将宿舍阳台一角打造成小花园,用辛勤劳动换取美丽成果。十余盆郁郁葱葱的花草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迸发满满活力。

 

 ■ 同学们在种植责任区平整土地

为了培养自立自强能力,学校开设了系列厨艺学堂。人气爆棚的基础刀工和青团制作等劳动技能实践课上,120多位同学分批在食堂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基础烹饪知识,亲手体验原材料转化为美味佳肴的过程。

 

 从宿舍到自习室,从实验室到图书馆,都能见到同学们攀登书山、泛舟学海的身影,他们用劳动亲身实践着“学在交大,不负韶华”。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旭用创造性劳动助力关键技术突破。两年半来,他持续攻坚单孔手术机器人技术,突破国外对先进技术的出口管制,少见地实现了“尚未进口,即已替代”。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杨烁是学校“2020年度学生年度人物”。专注科研的他在本科期间完成了三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学术兴趣和追求支撑着他长期攻坚克难、不懈耕耘科研这片试验田,这也是学校数万科研工作者劳动的缩影。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邹幸玥是学校“三好学生标兵”。全面发展的她在学术科研上严谨求实、勇于创新,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材料及能源化学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未来,她将致力于开发清洁能源与污染物降解的双功能体系,用劳动践行青春报答祖国的时代使命。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