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1年“中国品牌日”活动日益临近,商展公司项目团队的日常,或许只能用“忙碌”二字来形容,日复一日,几乎都是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节奏。
2021年,是“中国品牌日”设立的第五年,不少每年都来参与的品牌,都成了商展公司项目团队的老朋友,与此同时,也有很多新企业冲着“中国品牌日”这块金字招牌,纷至沓来。
在团队看来,品牌与城市的关系,就如同这次上海展区的主题诠释——品牌与城市共生,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的,城市是品牌发展的土壤,而品牌的成长,更是推动这座城市持续发展的力量和源泉。
磨合 | 策展是协调沟通的过程
时间紧,任务重,是商展公司项目团队面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时间很短,策划到筹备也就两个月不到的时间。”这种情况下,团队内每个成员的神经都时刻紧绷,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个环节,又会冒出一个问题亟待解决。
其中,与各品牌沟通与磨合,成了最繁杂也最持久的一环。据了解,此次参与中国品牌日上海展区的品牌共有67个,每一个上海品牌,都有自己文化沉淀与鲜明特色。如何在尽可能保留品牌理念与个性的同时,又要使其呈现出的效果符合上海展区的基调与高度?这是商展公司项目团队一直在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好在,各上海品牌团队也都非常积极配合。令商展公司项目团队印象最深的,是一家年轻的工业互联网企业——震坤行工业超市,仅花费7年时间就成长为行业独角兽。“其实在筹备上海展的同时,他们还在忙工博会成都展,但是无论何时,哪怕深更半夜,总是能及时沟通。”
这段筹备经历,对品牌,对商展公司项目团队,都是一次成长的过程。
变化 | 在数字化和场景化方面立体呈现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商展公司项目团队,第一次参与中国品牌日的策展活动了。除了做好整个大会多方面的筹备工作,他们还承担了每届的上海展区策展工作。
作为亲历者与见证人,如今,他们眼中的品牌日活动,已然不只是一次形象展示,而是要从多维度,让外界看到支撑这些品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比如,今年中国品牌日上海展区的特色之一,是数字化。就是将城市数字化融入品牌的发展历程中,因此,不少品牌将他们的转型升级成果,带来了现场。
东方美谷,除了展现其美妆爆款,还要讲述他们通过数字化大幅度提升利润的故事;豫园以“数字豫园”为概念,搭建了一个全联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生态;震坤行工业超市,则要为其他品牌提供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降本增效。
上海展区的另一大特色,是场景化。在策展过程中,团队发现越来越多的品牌,倾向于将品牌展示与新消费场景进行融合。
例如百联集团的《年轻人打卡老字号》活动,就通过快闪形式打卡百联旗下的知名百货,把场内场外场景融合起来;新路达旗下的乔家栅,则把在西岸滨江的网红咖啡店乔咖啡搬到了展会现场;还有魔都最美书店,位于上海中心52楼的朵云书院、B站的虚拟主播、小红书的种草分享与美妆品牌、张江人工智能岛和商汤等打造的AI+健康场景等等。
透过这些变化,体现的,是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模样。
展望 | 中国品牌日要形成市场竞争力
2021年上海两会,“五型经济”首次写入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上海将以此为重点,加快完善经济发展格局。这对于上海品牌、头部企业、平台通道和人才储备来说,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中国品牌日,也正在成为品牌们每年越发重视的一项活动。“很多品牌企业都以参加这个活动为重要节点,把新品发布和新品牌发布等,定在这段时间。”
商展公司项目团队参与策划过许多展会,从参与数量上来说,中国品牌日上海展区只是其中一个项目。然而在他们整个团队眼中,却着实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
“中国品牌日其实跟所有展会不一样,它不注重交易,而是注重形象展示和品牌传播。因此,重要的是设计、创新和各种体现品牌理念的美好场景。”
对于中国品牌日未来的发展,商展公司项目团队也有自己的想法。不仅要依靠政府背书,更要有形成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品牌日是一次品牌集中展示的盛会,但不会止步于此。“我们希望品牌日可以汇聚更多资源,比如数字化升级、设计资源、活动资源、媒体资源和电商平台资源等等,然后我们可以把这些资源赋能到品牌发展上去。”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姜欣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