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什么菜?一起去家门口的社区食堂吃吧!

“杨阿姨中午家里烧什么菜啦?“

“烧什么菜,一起去社区食堂吃啊!“

为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助餐需求,彭浦新村街道积极推进以社区食堂为主要形式的为老助餐点建设。目前,全街道共有5家社区食堂,均提供早、中、晚三餐服务。其中彭三、闻喜、共康等三家社区食堂提供下午面食点心供应。第一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食堂提供为老送餐上门服务。

 

刚到饭点,打菜窗口就已经排起了队。点上几个菜,找个位置坐下,舒舒服服品尝起了午餐。家住彭三小区的李娟向记者展示了账单,“四菜一汤加上一碗米饭才36.5元,比外面便宜多啦!而且又干净口味也好,太方便啦!”

 

据了解,社区食堂作为社区为老服务发展新形势下的特殊餐饮服务形式,受到了街道广大老年人的欢迎。此外,街道将社区食堂标准化建设作为重要调研课题。2019年彭浦新村街道社区食堂编制了《彭浦新村街道社区食堂服务标准体系》,该体系共含标准90条。

彭浦新村街道服务办副主任杨猛向记者介绍道:“我们的食堂引入了适老化理念,极大提升了老人用餐安全感和体验度。比如我们的桌椅都是特别为老人年定制的适老化家具,椅座可以旋转,方便老年人落座和起身,收银台旁边也特别准备了供手部不够灵活的老人使用的具有辅助功能的勺子和小碗等餐具。”

此外,还配备适老化扶手、防滑垫、轮椅等用具,提供给有需求的老年人取用;改造了坡道等设施,方便老年人通行,给老人送去最大程度的便利与舒适。”

 

另外街道建立统一培训工作机制,对社区食堂服务运行过程中所需的各项业务内容和标准要求,实行定期定点培训。如针对社区食堂用餐老人可能发生的噎食、跌倒、突发疾病等风险,借助街道红十字会的力量对社区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服务人员掌握基本的现场急救知识,提升社区食堂应急救护能力。

据悉,街道也要求送餐员在上门送餐过程中关注老人健康状况,尤其是独居老人。假如当天老人食欲不佳或临时取消送餐,就要询问老人详细情况,如遇突发状况的,应及时向食堂及老人家属反映。

今年2月,街道接到了12345平台转来的市民张先生的表扬电话,对社区食堂在送餐过程中的细心服务给予了表扬。

 

彭三社区食堂负责人、高级营养师董钧棠告诉记者:“我们对每餐饭都精心进行了搭配,按照统一标准每天提供不少于17种菜品。确保每餐都有红肉、水产类、禽类、豆制品及绿叶蔬菜,尽量避免安排含有过多的饱和脂肪酸、过多胆固醇以及高钠食物。”

社区食堂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老年人多发基础疾病饮食禁忌的考量,进行科学配餐,通过制定社区食堂量化标准,落实“两避免,两确保”要求,保障老年人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吃得满意。“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周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