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李晓丹
3月16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根据该办法,到2022年,上海每一所不挑生源的初中,原则上都能拿到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以下简称“上海市优质高中”)分配下来的名额,最大限度保证校校之间的平等。中招新政下,学区房登上热搜,上海多名楼市专家表示,优质高中“名额到校”将有助降温学区房市场,促进居住地选择理性均衡发展。
此次政策提出了“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制度。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是上海《中考改革方案》确定的招生录取新办法。从2022年开始,上海市优质高中将拿出其招生总计划数的50%-65%来进行“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剩下的名额则通过高中自主招生和统一考试招生来录取学生。所谓“名额分配”,即把前述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根据科学、均衡的分配方法,分配到上海的每一所不挑生源的初中。
数据表明,2020年全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同比涨幅为2.5%,而一些以学区房为炒作热点的板块同比涨幅远超平均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杰认为,“名额到校” 是本次政策中最大亮点,按照教育学专家的说法,优质高中“名额到校”兼顾了教育性和选拔性。一方面这将考验优质高中的真实办学能力,督促其提高对更多层次孩子的教育能力,另一方面给每个孩子以希望,不让每个孩子掉队,也不让每所学校掉队,入读家门口的任何一所学校都有机会进入优质高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家长就会考虑,不必再想方设法一定要选择热门学校了,“不能对口好初中,孩子就彻底掉队”的焦虑情绪会大大减缓,单为择校而选择居住地的行为会少很多。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将优质高中资源以名额分配的方式进行配置,各类学校后续都可以享受更公平的招考机会,自然使得“哄抢好学区”的现象减少,进而促进相关学区房的价格降温。对于家长和购房者来说,应积极理解“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改革思路,理性择校、理性置业变得很关键。
“当然,影响人们居住地选择的因素很多,教育资源的分布虽然重要,但也只是其中一部分。”陈杰表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还会源源不断而来。伴随这些政策发展,我们也有望看到择校热进一步降温,人们选择居住地将越来越理性,对学区房的炒作会越来越少,甚至学区房在未来可能会变成一个伪概念。教育资源分布的均衡化将有力推进居住均衡,进而让住宅市场的发展会更加健康平稳和可持续。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李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