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7号线隧道结构整修胜利在望,节后即可恢复正常运营!

趁着春节客流稀少,上海轨交7号线隧道局部实施结构整修,云台路站至高科西路站区间临时停运。记者今天从施工现场获悉,整修进展顺利,施工区域的60环钢环顺利拼装完毕,主体结构整修大功告成,目前正在扫尾冲刺。7号线整修区段计划节后恢复正常运营。

使用“焊接机器人”进行隧道无人焊接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隧道整修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高处进行注浆、螺栓操作等环节的施工。据了解,承担整修的主体施工单位是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旗下的城盾隧安地下工程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承担着为地铁线路进行保驾护航的重任。

“我们公司主要承担地下工程应急抢险、隧道综合大修以及安全维护等工作,目前在全国的19条地铁线路、850公里长的隧道内进行着隧道结构的维保任务。”公司总经理冯师告诉记者。

为保障隧道结构安全,经前期排查,此次7号线高科西路站至杨高南路站区段需要对管片进行加固。该段区间的60环管片出现了变形,整修施工将管片压回至原来的形状,并加装钢环以增加隧道的刚度。通过钢板内衬方式,让钢板和原有的混凝土结构共同受力,从而提高隧道环向刚度和极限承载力,完善结构整治。

“整个施工的长度为72米,一共有60环管片,工作人员24小时进行整修,施工期6天。如果不是采取停运施工的方法,而是仅利用深夜整修的话,工期可能要两年。”城盾隧安综合维保应急救援上海区域市场负责人何小玲说道。

“地铁设施就像平时使用轿车一样,也需要定期维护整修,才能保持健康状态,确保功能正常运转。在尽量不影响乘客出行的情况下,将维修施工定在春节客流量小的时候往往是最优的选择。我们派出了一个130人的队伍,由业内‘知名女将’何小玲带队,这几天连续不停地奋战在施工区间,全力保障节后地铁顺利运行。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的钢板等材料比较多、荷载较重,施工区间较为拥挤狭小,给重车运输带来了难题。同时,还要严格保护管线、设备、材料的安全,保障隧道内通风、通电不间断。越是困难,施工团队的专业素质和经验能力越是能得到彰显。

据城盾隧安地下工程有限公司披露,他们通过“三大优势”全力保障此项工程顺利进行:

一是技术优势:此次施工,采用先进的钢环拼装技术,并试验性使用“焊接机器人”进行隧道无人焊接,避免人工作业带来安全隐患,提高施工效率。通过此次的经验积累和技术优化,为今后地下空间无人焊接工艺作充足准备。

二是装备优势:通过对人力、机械、材料的超额配备,做好应急预案和物资保障。

三是组织优势:在杨高南路设立指挥中心,由何小玲主要负责,相关区域工作人员轮流值守,各个部门密切配合。何小玲是全国三八红旗手,也是上海市首个隧道维保团队的领头人。

到目前为止,7号线杨高南路站至高科西路站下行线停运整治施工60环钢环全部顺利拼装完毕,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目前正进行注浆作业。待到注浆完成、管线恢复后,7号线高科西路站至杨高南路站下行区间将恢复运营。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钟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