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健委:春节期间聚餐时间不要太长、拱手拜年替代握手 | 上海新闻发布会

2月4日上午9:00,上海举行疫情防控工作第98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交通委副主任刘斌,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介绍有关情况。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大,市民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介绍,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增加,这时候风险是比较大的,在这期间大家还是要记住“三件套、五还要”。“我们再来复习一下。‘三件套’就是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五还要’就是口罩还要戴,咳嗽喷嚏还要遮,社交距离还要留,双手还要经常洗,门窗还要尽量开。我建议大家把这几句话背出来,到一个地方纠结的时候,拿出来想一想,就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

春节期间经常会遇到的场景应该怎么做?吴凡介绍,一是出行,春节期间乘坐公共交通,在遵循“三件套、五还要”的基础上,大家记住务必戴口罩,如果有戴手套的习惯最好能够戴手套。同时在出行排队、等候的过程中,尽量保持社交距离,不要拥挤。到了目的地后,不管是到了家里还是公共场所,最重要的是养成洗手习惯,放下东西第一件事就是去洗手。现在出行除了刚才讲的“三件套、五还要”之外,还要加一个“码”——健康码。

第二种情形是外出购物,办点年货、到菜市场买菜等,这些都是需要的。有一个提醒就是,无论前往超市还是菜场,口罩还是要戴。不要把口罩拉到鼻子下面,这是非常不规范的,相当于没戴。在购物过程中,如果有时候挑点东西,建议大家尽量就看看不要上手去摸。看完以后如果需要买,可以请服务员给你拿过来。

如果有条件,可以随身带一瓶免洗消毒液,及时进行手消毒。特别提醒大家,有一些商场是有自动扶梯的,有时难免要扶一把,所以建议大家尽量还是戴上手套,自动扶梯该扶还是要扶一把,不扶万一站不稳可能会有其他安全隐患。

此外在支付过程中,有条件的话尽量用非接触式的电子方式来支付,尽量减少直接接触。

过年大家难免要聚聚会、走走亲戚,吴凡表示,聚餐还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几点:第一,聚餐邀约的人数规模还是要注意,不能太聚集,不要一下子约很多人。上海市的餐饮服务行业已经根据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对餐桌的布局做了调整,所以一桌别坐太多人,去人家家里也别约太多人同时去。

第二,见了面以后大家怎么互相问候,以往是握手,现在我们可以用传统的中华礼仪来替代,大家可以拱手,既是拜年又是非接触。

第三,聚餐时间不要太长,聚餐的场所最好能保持有良好的通风环境,同时要记得用公筷公勺。餐饮行业现在已经有要求,特别提醒的是,大家上亲戚朋友家吃饭,家庭聚餐的时候也要多备一些公筷公勺给大家使用。对于请客的人来说,客人走了以后餐具怎么办?清洗完餐具建议要么放进消毒柜,如果没有那就用消毒液进行浸泡,尤其勺子、筷子。如果没有消毒液,最好的办法就是拿一大锅水煮沸,把碗筷放进去消毒,即便家里没有客人来,我们隔段时间也可以这样干,包括厨房的抹布,都可以扔进煮沸的开水里消毒,煮三五分钟就可以,消毒的效果非常好。

最后要提醒的是,如果在节假日期间,万一出现了一些症状,特别是咳嗽、发热,多半是干咳,感觉人乏力,甚至出现嗅觉、味觉的消失,就要警觉是不是自己有问题了。这个时候就要戴上口罩、手套尽快就医,建议不乘坐公共交通,尽量开私家车,或者近的话骑自行车、走路去,把自己和别人隔离开来,尽快到发热门诊就诊,就诊完了自己心里也踏实。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