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些特别的学生提供送教上门,普陀启动新一轮助学圆梦志愿服务项目

今天下午,2021年度普陀区助学圆梦志愿服务项目推进会在启星学校举行,宣布启动新一轮助学圆梦志愿服务项目。

过去的一年,普陀区域内20名持有残疾证的学生享受到了免费优质的送教上门服务。圆梦导师团队累计送教64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达1300多小时。

由普陀区残联和普陀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联合主办的“助学圆梦送教上门活动”,已实施五年,自2015年起,志愿教师以真诚之心叩开了受助家庭紧闭的门锁,以温暖的爱打开了残障学生紧锁的心门,以无私付出助力学生圆梦的历程。

2020年度,普陀区共有2名自闭症儿童,5名肢体残疾儿童,10名听力残疾儿童,1名视力残疾学生,运动发育障碍1人,脑瘫1人。

20名持有残疾证的学生接受了助学圆梦项目的服务。其中有18对师生同校,2对师生异校。全年共送教640余次,合计1300多小时。

在项目启动前,区特教指导中心对持残疾证的学生家庭就教育、教学需求开展问卷调查,开启了残疾学生教育梦的征集。

同时,在全区范围内招募圆梦导师,经过教师的自荐和学校的推荐,特教中心建立了包含150多位各类学科的骨干教师的志愿者资源库,从中挑出20名教师组建了2020年度助学圆梦导师团队。

在导师团队中,有来自晋元高级中学的高级英语教师,有来自曹杨二中附校的教导主任、还有一些老师有市级骨干或区级骨干。

为了实施科学管理,特教中心编制了《普陀区助学圆梦送教上门手册》,手册中包含了志愿者教师的职责、残疾学生的基本情况记录、送教的个别化教学计划等内容。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定的送教计划,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保障师生的健康与安全,特教中心拟定了《助学圆梦送教上门课堂安全防护须知》,落实相关的防疫措施,采用线上教学与线下送教相结合的形式送教,使助学不停歇,逐梦不止步。

送教课程更丰富,教学方式更多样,课堂更精彩。老师们有的利用专长,开展特色化教学,培养孩子信息与艺术能力;有的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康复训练,提升孩子的运动能力;有的利用网络技术,予以面对面的辅导,及时点评学生的反馈;有的关注网络远程教学的情感交流,以热情的语言激发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还有的发掘身边的教育资源,让校园、社区都变成逐梦的舞台……

今天的项目推进会上,2020年度12名助学圆梦优秀送教志愿者受到了表彰。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杨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