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能让小囡讲上海闲话?| 沪语专家钱乃荣搭囡儿学生走进周到直播间,讲沪语传承问题

上海历来是一个海纳百川的移民城市,上海方言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的。语言学家指出,儿童在11岁之前,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如何让上海小囡说起上海话,让上海话在年轻人口中得以传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12月18日中午,我们邀请到知名沪语专家钱乃荣教授、媒体人钱亦蕉女士(钱乃荣教授女儿)和语言学博士生朱贞淼(钱乃荣教授学生)三位嘉宾走进新闻晨报·周到直播间。

2000年,钱乃荣在上海大学授课期间开设了一门《上海方言和民俗文化课》的全校选修课,每次期末考试都有一道写出上海新流行语的题目。最初几年,有学生一张考卷上能写出80多个,比如说2000年初在上海流行的“有腔调”、“粢饭糕(借指又痴又烦又搞,作的女生)”“少女系男生”等。钱乃荣还将这些流行语结集出版成《上海话新流行语2500条》。但到了2004年左右,考卷上只能是钱乃荣举例,学生来解释,让学生自己写则一个都写不出

想第一时间收看三位嘉宾的真知灼见,就请关注本周五中午的这场精彩直播节目!

直播活动观看方式

扫码即可进入本场直播活动(12月18日(周五)中午12:15开始)或直接点击哪能让上海话走进学堂,让下一代会讲上海话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严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