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如何整旧如故?上海首个传习工坊今揭牌,未来这里将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修葺人才

还记得前不久刚修缮完毕的89岁老建筑孙科别墅吗,别墅精美的“鱼鳞状”外立面是不是还让您印象深刻?拥有精湛技艺的工匠让别墅整旧如故,我们得以在冬日暖阳中阅读一座老建筑的故事。
为了培养更多的修缮匠人,今天上午,位于徐汇区的“实训基地·345传习工坊”正式揭牌成立,作为上海市首个历史建筑修缮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这里将推行系统化教学、训练、考核,以培养更多修缮人才。

手拿水泥铲刀,刮起一刀水泥,在墙上均匀涂抹;十分钟后,拿起板刷,在墙面上轻轻敲击,轻起轻落,几乎在同一时间,水泥在墙面上形成了不规则的锯齿状……负责拉毛的工人周正丰正演示拉毛技艺。

在他另一侧的6面展示墙上则再现了上海不同风格的石库门,中共一大会址、二大会址、毛泽东旧居……

这些石库门头的花岗岩门框分别搜集于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等旧住房改造(拆迁)基地,使其造型、风格等基本与原建筑保持一致,向学员展示原汁原味的历史建筑风貌。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揭牌的“实训基地·345传习工坊”位于徐汇区石龙路345弄19号,建筑面积1394平方米,设有外墙粉刷操作工位9个,屋面及细部操作工位5个。除了作为徐房集团“传习工坊”,这里还是上海市房屋修建行业协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徐汇区实训基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遗产保护教学创新基地上海实训基地”。

上海市房屋修建行业协会会长时筠仑介绍道,拟分别依托上海徐房(集团)有限公司、普陀区上海西部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维方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建设三个海市住宅修缮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经上海市房屋修建行业协会与市人社局对接,目前徐房集团实训基地已经完成建设,另两个尚在实施中。

未来,传习工坊将呈现集“授”、“学”、“操”、“考”为一体的运作模式。计划通过修建协会整合行业内优质师资、辅以多媒体教学、工艺及构件的长期展示等方式创造良好的“授”学条件。通过查阅数字档案、参观现场模拟实景及展厅陈列的工艺工法,营造立体的“学”习环境。通过提供拉毛、压毛、水刷石、水磨石等九种墙面工艺和平瓦、中瓦等多种屋面及细部工艺的实操场地,营造可模拟复制的“操”练环境。通过工艺工法研究和展示、技术研讨、举办技能比武、申请核发专业类培训证书等的形式,以“考”的形式公平公正地检验授学成果。真正做到将成熟人才输送到行业需要的岗位,为培养修缮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发挥出实训基地奠基石的作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