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艇现黄浦江!上海开辟水陆医疗救援联动模式……

12月16日,“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和上海市公安局边防港航公安分局合作水上救护项目”启动仪式在白莲泾公安码头举行,拉开了本市陆上与水面急救一体化建设与联动新的序幕。

上海市正在着力打造一江一河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水上船舶事故和人员落水情况时有发生。发生落水的人员中,常伴有外伤、骨折、淹溺等急重症危情。

原先,水上民警将伤员送至码头、救护车在码头等待予以抢救的模式,对急重症伤员的救治,尤其是溺水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来说,往往错失了抢救的黄金时间。

为此,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和上海市公安局边防港航公安分局经过调研后,决定建立水陆医疗救援联动合作模式,开辟水上医疗救护战场,提高水上伤员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进一步提升本市水上应急与救护保障能级。

水上救护是一项突发性强、时间紧迫、技术要求高、救援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的救援项目。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与上海市公安局边防港航公安分局依托各自优势,将院前急救资源和水上应急资源有效整合,把医疗急救前移至水上舰艇,形成联动机制,第一时间响应与提供水上医疗救援。

上海市公安局边防与港航公安分局购置改装了专用水上救护舰艇,并编号为“120”艇;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提供相应的医疗急救装备与设备,并派遣医疗救护人员驻点该艇;双方共同了绘制水陆救护地图,将黄浦江和苏州河沿线急救分站与沿线公安码头分布进行衔接,便于水面救援与陆地救援的快速联动,最大限度为患者抢救赢得时间。

 

在今天的合作启动仪式上,双方还为“水上急救分站”的启用进行了揭牌。“水上急救分站”位于外滩水上公安码头,是开展水上医疗救援的前哨点与大本营,主要为驻点急救医生提供值守场地,储备医疗应急救援物资,确保水上救援联动的有效开展。 

据了解,从与上海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合作开展空中救护,到今天与上海市公安局边防港航公安分局合作开展水上救援,上海已成功建立起了城市水陆空联动的立体救护体系。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吴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