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世界还好吗?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特展引发思考

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里,最具国际影响力和专业知名度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特展“我们的世界2018-2020”正在进行。

此次特展呈现了2018-2020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自然与环境类别的获奖作品36组,共计92件。这些作品记录了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主办方希望借由展览让更多人关注和深度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从而带来反思。

11月22日,晨报学记团的小记者来到这里观展,并尝试向同行的小伙伴讲解作品。他们看到了和平日所见不同的世界,他们有了自己的思考。

照片背后的故事

晨报小记者  支欣聆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三年级)
曾经我以为,照片就是妈妈为了发朋友圈而拍摄的一桌美食,又或是旅行时拍摄的山山水水,它们都是记录快乐的一种方式。但当我来到久事美术馆,参观世界新闻摄影大赛特展“我们的世界2018-2020”时,我感受到照片不一样的魅力。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有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站在一张张定格的照片旁,我仿佛看到画面背后站着的一位位摄影师,他们的每一双眼睛,正在记录着他们眼中的世界。
你瞧,这位摄影师的眼睛正记录着一个悲伤的故事。那是一场最后的告别。照片里,绿色的救援手术单上,躺着一只才一个月大却已经离开人世的红毛小猩猩。它的眼睛无助地望向天空,嘴巴微微张开,似乎想要再吃几口妈妈甘甜的乳汁,又仿佛想要对妈妈说些什么。这只可怜的小猩猩的妈妈因为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为了填饱肚子,只好偷吃了农庄主人种的水果而被气枪射死。小猩猩也因为没有母亲的喂养而离开了这个世界。
你再看,那位摄影师的眼睛看到了一个危险的故事。一群特殊的跳岩企鹅,一如他们的名字,生来就必须在崎岖的海岸线上跳跃而行。这样的生活习性让他们本就生活得比较危险而脆弱,但人类过度的开采,让他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糟糕。照片上,一群跳岩企鹅正在排队完成悬崖峭壁上的跳跃,他们有的心惊胆战地弓着身子跳过巨大的悬崖缺口,有的往下探望山底的汪洋大海,还有的则是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危险一跳。我默默祈祷,真希望,太阳光在海面洒下的金光能给这群企鹅带来好运。
在展览中,看了很多悲伤和危险的照片故事之后,我的手也发凉了。幸运的是,我终于发现了这么一张温暖的照片。我作为小小讲解员,叙述了这个摄影师想要告诉我们的故事。画面里有一只加勒比火烈鸟,正把它高大的身躯弯得尽可能低,以便饶有兴趣地查看自己脚上的新玩意儿,那是当地的动物与教育基金会为帮助它修复严重的足部损伤而制作的临时袜子。袜子把火烈鸟的足部包裹得严严实实,火烈鸟的毛色和袜子上同色系的斑点相映成趣。我想,火烈鸟一定很喜欢它的新袜子,更喜欢为它织袜子的好心人。
走出场馆,初冬的外滩显得有些萧瑟,回想刚刚那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有被蒙住双眼的犀牛、海洋上触目惊心的垃圾堆带给我们的心痛和警示,也有保护小象的战士、望着北极科考船红旗的可爱北极熊带给我们的温暖和感动。我忽然觉得,笼罩在黄浦江上的那层阴云背后,渐渐生出了冬日的暖阳……
老师点评:
这位小记者用细致的描写,再现了一幅幅照片和背后的故事,让读者彷佛跟随着她的“镜头”,游走在美术馆中,驻足在一幅幅照片前,静看、感受、思考。

看,我们的世界

晨报小记者  王佳瑶
(徐汇区求知小学  二年级)
绵绵细雨的周日,晨报学记团的小记者们跟着老师再次出发啦!这次,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外滩18号,参观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特展。
这里的照片和我平时看到的、以及日常爸爸妈妈给我拍摄的照片可不一样,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述说着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或新闻故事,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它们有的拍摄于寒冷的北极,有的拍摄于动物保护区,有的拍摄于水底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睡在床垫上的小朋友,他的周围满是垃圾。通过讲解,我了解到这是一张拍摄于菲律宾帕西格河的照片,由于这里的人们不重视垃圾处理,导致帕西格河严重被污染,河里的生物全部死亡,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垃圾。我想,图中这位收集可回收材料的小朋友应该是忙得累了,就躺在脏脏的床垫上休息睡着了。
看到这张照片,我非常难受!这位小朋友在脏乱的垃圾堆里会不会因为恶劣的卫生状况而生病呢?和他相比,可以生活在美丽城市中的我们真是太幸运了,应该懂得珍惜。同时,我更意识到做好垃圾分类并且科学地处理垃圾真的太重要了。地球妈妈很脆弱,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她!
老师点评:
本文篇幅不长,但结构完整、内容充实,并能从照片中的垃圾围城联想到上海率先推行强制垃圾分类的意义,这种“链接自我”的写法很值得肯定!而且,小记者能够理解新闻摄影的定义,“和我平时看到的、以及日常爸爸妈妈给我拍摄的照片可不一样”,介绍作品时能点出新闻要素,比如“这是一张拍摄于菲律宾帕西格河的照片”,体现了很强的学习力。

拦住生命的铁丝网

晨报小记者  桑瑜
(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  二年级)
今天,我来到座落在外滩18号的久事美术馆,参观了名为“我们的世界2018-2020”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特展。
这个摄影展是有关地球上环境、气候、生态方面的,我欣赏到了很多精彩的作品。比如:剪去长发的非洲女勇士,受伤的犀牛,奇特的水母,山火下的马匹等等。其中,令我难忘的是《铁丝网》这幅摄影作品。
照片中,由很多圆圆的铁丝圈组成的网像一堵墙,长长的一眼望不到头。介绍上说,这堵墙位于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的荒地上,用来防止边境偷渡客,所以还通了电,是带电的铁丝网。可是这样一来,严重破坏了很多小动物们的生活环境。就说小鸟吧,谁都知道它们是要南北迁徙的,但是在这里一不小心就会掉进这致命的铁丝网里,再也飞不起来。还有很多小兔子、小老鼠这些在地面上活动的动物,因为有了铁丝网,它们也不能自由地来去,有时不小心撞到了还会触电而死。
所以,这铁丝网虽然是用来防人的,但是也破坏了小动物的生存环境。这次摄影展让我渐渐地明白了新闻摄影的意义,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脆弱。我们应该和动物们和平相处在这个地球上,而不可以随便破环动物们的家园。
老师点评:
好题一半文,起一个好标题,能够帮助你思路清晰地组织素材,处理好详略。二年级的小记者能够做到这一点,非常值得点赞!

一张照片的力量

晨报小记者  张晋
(宋庆龄学校  三年级)
在久事美术馆举办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特展“我们的世界2018-2020”,共展出了近三年来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自然与环境类别)获奖的92件照片作品,其中有一张照片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这张照片是由托马斯·P·佩沙克在2016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拍摄的。整张照片中最显眼的是一只有下半身的海鬣蜥。它僵硬地躺在地上,腿干巴巴的,脚趾上分明可以看到露出的骨头。一条细长的尾巴不似寻常地弯曲着,翘得老高,硬邦邦的,看上去有些干枯。我想它可能已经死了很久了。尾巴的后方有一只略小的海鬣蜥,它静静地坐在石堆上,忧伤地看着去世的伙伴。也许,它正在为伙伴的离开而伤心;也许,它在担心是否能获取足够的食物——海藻和海草。
看着照片中的海鬣蜥,我不自觉地担忧起来。四大洋流汇聚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海鬣蜥因为海洋变暖而食物短缺,数量正在减少。那么,我们可以为海鬣蜥做些什么呢?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低碳出行,垃圾分类,绿色能源,节约粮食。真希望我们人类和动物们可以和平共处。

这张照片让我看到了画面背后的故事,引发我对自然与环境的思考。这就是照片的力量啊!

老师点评:

本文写得不错,尤其是对照片画面的描写纤细深入,让读者如临现场。能抓住新闻摄影的特征,交代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和事件,这是许多小记者都忽视的。

图/视觉中国

另一种勇敢

晨报小记者  杜皓轩
(回民小学  三年级)
这次参观久事美术馆“我们的世界2018-2020”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特展,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勇敢者》。这幅作品让我感受到了另一种勇敢。
画面的背景是一片非洲丛林。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非洲女性,光头,脸上涂着迷彩。她浑身包裹着暗黄色的枯草和枯树叶,小腿被浑浊的河水淹没,手里端着一把枪,正紧张地观察着四周。
我认为这幅作品表现了落后的非洲国家人民虽然生活困难,但仍然勇敢地坚持保护动物。因为老师介绍说,这位非洲女性来自于一个抵制捕猎的组织。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还要坚持和动物和平共处,她们的确很勇敢!
记者点评:
文章主题鲜明,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非常好!

村民与红毛猩猩

晨报小记者  刘靖棠
(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  二年级)
这是一张红毛猩猩的照片,照片中一只小红毛猩猩躺在绿色的手术巾上,它眼睛向天空中看着,嘴巴微微张开,手放在肚子上,脚蜷缩在一起。这张照片给我一种伤感。经老师介绍,我才知道照片中的小红毛猩猩已经死亡,这是一只一个月大的红毛猩猩的尸体,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苏布鲁萨兰镇附近的一个救援队的手术单上。
我不禁想,小红毛猩猩是不是摆脱了痛苦?它眼睛望向天空是不是看见了妈妈?它嘴巴微张是不是在叫着:“妈妈!妈妈!”小红毛猩猩和它的妈妈仅仅是吃了村民果园的水果就被村民射杀了。
这很矛盾,红毛猩猩没有错,但村民也没有错。也许,这就是摄影师希望我们能思考的问题。
记者点评:
虽是小文,有画面,有想像,有思考,非常好!

精彩节选

这次观展中,我最喜欢的作品是由尼尔•阿尔德里奇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中,一头年幼的南部白犀牛被红布蒙住了眼睛,它即将被放归到博茨瓦纳奥卡万戈三角洲的野外。它从偷猎者手中被救下,从南非转移回到博茨瓦纳。南非的白犀牛被列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犀牛角粉因其药用价值而备受推崇。博茨瓦纳正在拯救南非偷猎热点地区的犀牛,并在自己的野生动物保护区重建犀牛种群。——晨报小记者  郑语非(新普陀小学东校  二年级)
这些摄影作品来自各个国家,分为环境类和自然类,其中最震撼到我的是马里奥·克鲁兹拍摄的一幅作品:菲律宾马尼拉一个收集可回收材料的儿童,躺在漂浮在帕西格河的床垫上,河面布满了垃圾。由于工业污染和附近社区倾倒垃圾,帕西格河在1990年宣布生物死亡。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幅作品时,心想:这个小男孩怎么睡在这么脏的河上?垃圾怎么这么多?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肮脏的一条河?!我仿佛听到了小男孩那无力的哭声,闻到了一股垃圾的恶臭。——晨报小记者  顾晟潇(莘庄镇小学  三年级)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令人震惊的照片,有的看起来很残酷,有的让我感受到了世界的温情。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幅人类与红毛猩猩宝宝的照片。照片中,人类教红毛猩猩的宝宝们怎样觅食、爬树,以及其他一些生存的技能。我觉得这张照片展现了人类的善良和对红毛猩猩的关爱,因为红毛猩猩宝宝们失去了自己的父母,那些人收养了它们,给了它们生活下去的机会,也让红毛猩猩一族得以繁衍。——晨报小记者  丁振轩(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  三年级)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张名为《没有腿的青蛙》的照片。照片中,十几只青蛙都失去了双腿,在海水中挣扎,它们的身体一直在往下沉,它们想游上海面,但是它们的腿没了,失去了向上的动力。虽然照片是静止的,但我却能深切地感受到当时的惨烈。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人类把这些青蛙的腿切掉,做成了美食,再把它们扔回海中,任它们死去。这种做法非常得残忍。——晨报小记者  郭小(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  二年级)
图/视觉中国

尾记
特此感谢主办单位上海久事美术馆及特别支持单位荷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对晨报学记团的支持与帮助。“我们的世界2018-2020”摄影特展将于12月13日结束。这个周末,您也可以带上孩子去观展,思考“我们的世界”。
活动带教:褚帆 陈晓萍 卢亦玮
组稿点评:张智丽 柳成荫 褚帆
摄影摄像:陈梦竹
注:本文版权归晨报学记团,严禁盗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晨报学记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