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姐姐”陈燕华老师与嘉宾和主持人
前两天,著名节目主持人“燕子姐姐”陈燕华来到阿拉新闻晨报·周到直播间做节目。
这次直播节目引起了社会关注。著名学者、上海史学家薛理勇回忆起当年与“燕子姐姐”、笑星王汝刚三人联袂搭档在纪实频道《往事》做了一年半的节目,每周一期。《往事》节目也是“燕子姐姐”较早用沪语主持的电视节目之一。
特邀主持人燕子医生表示:“作为一位八零后,我相信很多年轻人和我一样,从小就听过燕子姐姐讲故事的磁带。我觉的,没听过‘燕子姐姐讲故事’的童年是不完整个。”有在清华大学工作的网友表示:“小时候生病躺家睡觉,陪伴我的就是一盘“燕子姐姐”的磁带,A面放完翻B面,B面放完再翻A面,可以放一天。”
“燕子姐姐”陈燕华老师在新闻晨报·周到直播间录制节目
70后、80后、90后的这几代上海人,很多人小时候都是听着“燕子姐姐”用普通话讲故事长大的,那么,大家有没有听过“燕子姐姐”用上海闲话讲故事呢?当天,“燕子姐姐”应邀在直播间朗读了一段沪语版的《狐假虎威》,声音哈嗲。让阿拉来看看周到小伙伴录制的大片。
周到小伙伴现场录制的“燕子姐姐”沪语版《狐假虎威》和幕后花絮
“燕子姐姐”朗读的沪语版《狐假虎威》,相信很多市民朋友小时候从磁带里面都听过这个故事。少年儿童出版社为周到君提供了沪语版《狐假虎威》的图文音像资料,以便市民朋友观看“燕子姐姐”朗诵时理解文字内容。
沪语版成语故事《狐假虎威》
当天来到新闻晨报·周到直播间的嘉宾还有沪语专家、上海大学语言学教授丁迪蒙老师和少年儿童出版社资深编辑唐莉老师。《听听说说·囡囡学成语》中的成语故事就是丁迪蒙老师根据上海话的语言特点、发音特征,进行系统性、科学性地编写,实现了成语与上海话结合的文化创造。说起“燕子姐姐”第一次录制沪语版成语故事,丁迪蒙老师还为大家剧透了很多内幕。因为“燕子姐姐”用上海闲话讲成语故事是第一次,用“燕子姐姐”自己的话来说“用上海闲话讲故事还是老紧张的”。所以,刚刚开始录制时“燕子姐姐”还是有一点点的拘束,但很快就进入角色了,可以说是越讲越好。
“燕子姐姐”陈燕华老师在录音棚录制沪语版成语故事
上海话(沪语)是吴方言的代表方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上海话里承载着上海异彩缤纷的历史文化,是属于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符号。“燕子姐姐”表示:“录音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录制以后就改不了,所以(录音)前面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现在再翻这本书的时候,我如果重读的话,就会有新的感受,新的读法。”
虽然,《听听说说·囡囡学成语》只有短短10个小故事,但“燕子姐姐”却放弃休息在录音棚录制了一整天时间,这还不算上她之前在家里练习的时间。想不到,作为知名主持人的“燕子姐姐”为小朋友录制这些成语故事也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赞一个!
12月9日直播活动回放地址
市民朋友可以通过扫码即进入观看“燕子姐姐”在新闻晨报·周到直播间的访谈节目。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严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