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叶梅做客上海交大 展现文学与高能物理的精彩“对撞”

今天(11月24日)恰逢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创建者之一—李政道先生94岁华诞。作家叶梅女士做客上海交通大学,在李政道图书馆讲述创作报告文学作品《粲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带领交大师生透过文字感受祖国大型科技装置建造背后的历史故事。

2020年6月,一本全景式展示中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始末的、反映科技强国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粲然》面世,展现了文学与高能物理的精彩“对撞”,该作品的作者即是叶梅。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这一大科学装置的建成和投用,是我国继“两弹一星”之后,在高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性的成就,被国际科学界称为“中国继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之后,所取得的又一伟大成果”。

它撞出了粒子的奇妙世界,撞出了粲(càn)物理领域三十年领先,撞出了中国高能物理走上世界舞台。巨大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作者敢于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内生动力。

历时近5年深入扎实的采访,走近并熟悉对撞机创建的具体时空,尤其是致力于走进对撞机创造者,那些伟大的物理学家和许多普通参与者的心灵世界。

在《粲然》中,可以看到作者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前世今生的叙述,主线清晰而又峰回路转,插叙多姿,余韵富彩。对撞机“七下八上”的建造故事和工程的升级改造,波澜曲折。更多的是“十八位科学家的联名信”、“想吃馒头,先种麦子”、“半夜隧道进水”、“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康奈尔大学来信”等科学家艰辛创业历程中大事与细节的具体讲述。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教授为叶梅女士赠送了李政道图书馆所收藏由李政道先生创作的科艺画作“粲”。

叶梅女士现场即兴挥毫作画并题词“荷香正气君子之道”,高度赞扬上海交通大学在传播科学家精神、培养中国科技领域先进人才的贡献。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