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潘 文
昨天晚间,来自市卫健部门最新消息,11月22日晚浦东机场对17719名相关人员开展核酸检测,17718人结果阴性,1人结果阳性。
章某,男,36岁,系位于浦东机场西区货运站的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工作人员。23日下午,经市、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经对章某14天内活动轨迹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曾去过祝桥镇航城七路450弄小区、好客堡大食堂机场店、施镇路红烧牛肉面羊肉汤店、全家便利店施新路店等场所。上述相关场所均已落实终末消毒。目前,已初步排查到该病例密切接触者17人,正在落实集中隔离和采样检测。23日上午,上海举行第88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许瑾、浦东新区副区长李国华、上海机场集团副总裁周俊龙、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介绍本市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据介绍,11月22日,浦东新区在追踪排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时,发现两例新冠肺炎可疑病例。经市、区疾控中心对上述2人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均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转运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
另据介绍,11月9日,上海确诊的1例新冠肺炎病例王某某。经安徽省疾控部门反馈,与王某某相关联的兰某,11月10日在安徽确诊。2例病例曾于10月30日共同进入并清理过一个自北美地区运返回沪后的航空集装器。该集装器为密闭容器,内有大量避震用泡沫,内部环境潮湿。清理时,2人均未佩戴口罩。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测序,国家和本市权威专家综合分析研判认为:导致2例病例的感染来源可以聚焦在同时共同暴露于境外输入的航空集装器。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昨日本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根据相关规定,该病例居住地浦东新区祝桥镇航城七路450弄小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相关人员原则上不离沪,确需离沪的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而截至昨日,浦东新区祝桥镇营前村连续14天内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根据相关规定,从今日0时起,浦东新区祝桥镇营前村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热点问答
1.5例本地病例都是普通型
问:最近这几天新发病例的治疗情况如何?对于广大市民有什么提示?
邬惊雷:大家都非常关注20号以来新增了5例本地病例,后面4例都是在第一例密切接触者排查当中发现的。这5名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干咳、咽痛、头痛还有味觉和嗅觉的减退和消失,这5例病例肺部CT检查都有炎症表现,核酸检测都是阳性的。经过市级专家组会诊,目前这5例诊断都是新冠肺炎普通型的,已经在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集中隔离治疗。
目前由市级专家组多学科团队对这些病人进行治疗。一是个体化,对每个病人采取不同针对性的措施。这些措施当中一是增强免疫力还有雾化吸入。还有对症支持,同时非常注重中医和西医共同的治疗,还会定期复查相关检验检查指标。目前这5例病人总体情况比较稳定,在病情控制当中。
从目前出现的散发病例情况来看,还是要提醒市民特别注重个人健康防护。如果身体有不适要及时就医,发热门诊能够及时发现。特别是市民出现像发热、干咳或者一般感冒的症状,特别提一下,如果出现腹泻还有嗅觉味觉突然的减退甚至于消失症状,要及时就医,到医疗机构千万不要忘了佩戴口罩。
二是日常生活中始终提醒市民,戴口罩还是重中之重。第一平时要携带口罩,第二乘坐公共交通或者到人员相对比较密集的场所,特别是比较密闭的环境,比如医院,希望大家一定要戴口罩。戴口罩还是重中之重的一个防疫措施。
第三,时时刻刻做到勤洗手。接触口罩、餐前便后要洗手,这是基本卫生习惯。外出回家,倒垃圾等等也要及时洗手。洗手用适量洗手液或者肥皂,希望大家手掌、手背、手指缝都要做好搓20秒左右,并用清水冲洗,对于维持日常卫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冲洗的环境,可以用免洗手消毒剂保持卫生。
第四,难免会有打喷嚏和咳嗽还是要遮口鼻,尽量避开他人,或者用其他的纸巾挡一挡或者用手肘尽量贴近脸防止飞沫的飞溅。希望大家洗手,特别关照一下没有洗手之前不要随便搓揉眼睛,黏膜有时候也会被病毒渗透。
2.实行“两集中、四固定”
问:请问最近新增几例都涉及浦东机场货运区,机场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周俊龙:机场货运区工作人员出现相关确诊病例之后,疾控部门第一时间对机场相关货区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情况、活动轨迹的梳理排查,对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及相关人员的情况开展排查。这段时间以来,确诊相关病例都与机场货运区有关,大家都非常关注。这块不涉及到包括航站楼在内的客运区域。按照我们国家“人、物同防”的防疫要求,机场集团成立了“机场新冠疫情肺炎防控货运工作专班”,严密落实货运区各项防控措施。
第一,进一步排查和梳理入境货物在消杀、装卸以及工作人员防护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加强和完善机场货运区域和货运相关业务链的防控工作。
第二,针对冷链食品作业区域实行“两集中、四固定”管理模式。“两集中”指相关作业区域集中、相关作业人员居住集中;“四固定” 对作业人员、作业场地、生产设备、休息区域做了固定。
第三,进一步加强入境货物作业人员防疫管理和个人防护。
第四,颁发了上海机场货运区域防疫指南第四版,严格规范各驻场货运站、货运集成商和货代公司作业流程和防疫标准,加强监督检查。
接下来,机场方面将进一步加强秋冬季疫情防控,做好人员防疫管理和作业防控。对货运区一线高风险作业人员定期开展核酸检测,并且在知情自愿基础上安排高风险作业岗位人员进行新冠肺炎疫苗应急接种。同时加强入境货物、货区生产设施以及工作环境的消杀。
3.做好冷链食品外包装消毒
问:上周起上海对高风险进口冷链食品进行中转查验,目前进展怎样?怎样进一步加强对流通领域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和检测?
许瑾:本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安全管理,抓好冷链食品疫情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截至11月22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7万人次,检查食品经营单位17.7万余家。
下一步本市将继续加强对冷链食品全流程闭环管控工作,并全力保障市场供应:一是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开展“三点一库”全覆盖检查,加强流通环节食品的监管。二是继续加强食品和外包装风险的监测,聚焦重点场所(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重点环节(储存、加工、销售)、重点产品(肉禽类和水产品)开展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三是督促指导相关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核酸检测和消杀工作,落实食品从业人员防护等措施。四是加强消费提示,针对市民普遍关心如何买到放心的进口冷链食品和如何注意食用过程当中的事项。
我们建议提醒消费者:1、要到合法经营证照齐全的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经营单位购买。2、建议大家做好个人防护。购买冷链食品时戴好口罩和手套,尽量不要徒手直接接触冷链食品。3、网购食品时请大家查看进口冷链食品检验检疫情况,并做好外包装预防性消毒。4、清洗加工冷链食品时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同时做好个人防护。5、食用冷链食品的时候,一定要烧熟煮透。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