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的筹划准备,在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影响后,上海音乐学院于11月23日宣布,《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曲集》第一至三卷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
这套曲谱的前三卷从1920年中国艺术歌曲肇端一直到1948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共收录了110首中国经典艺术歌曲,并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同步推出高音、中音、低音三个版本,供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是一套既能为理论研究者提供史料参考,又能为声乐学习者提供演唱法本的教材。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编纂《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曲集》,充分借鉴了上音具有历史传承的“梁祝”模式,即联合作业的跨学科交叉协作模式。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学、音乐分析、声乐歌剧表演、表演理论研究等各方面专家联合作业、通力协作,作曲系教师在严格遵循历史风格的基础上重塑相关乐曲的钢琴伴奏部分,恰如其分地再现作品本有风采;
音乐史学家考证作品背景、选撷善本手稿、勘正错谬;音乐分析学科对作品以学术规范加以详尽分析,表演专家和艺术辅导、表演理论专家通过反复试唱磨合,反馈修正,最终形成定本。
不止这套曲集,中国艺术歌曲百年之际,上海音乐学院还推出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
“中国艺术歌曲研究大系”是上海音乐学院策划推出的具有文献集成意义丛书,这套丛书将囊括与“中国艺术歌曲”这一研究对象有关的作品集、史料、专著、论文集等文献,力求向21世纪的中国文艺界与学术界展示此前一百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全貌与神韵。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表示,中国艺术歌曲历经百年发展,已经成为了除了德语、法语、英语、俄语等艺术歌曲之后又一重要语种的歌曲。但中国艺术歌曲的国际推广依然任重道远,作为中国艺术家有责任进一步去弘扬优秀的艺术歌曲文化,使更多的人领略到中国艺术歌曲独特的魅力,“要唱好中国艺术歌曲,不能只敷衍潦草地图解文字表面的含义,而是要深究其里,要钻研格律、韵脚、咬字、吐音,这样才能打动自己,打动观众,才有艺术的说服力。”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