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说《头等舱》的作者黄佟佟一样,都是70后,当70后男士步入社会精英的阶层,70后女性却成了被遗忘和禁言的一群,我们成了中年大妈,在大嗓门、抢鸡蛋和跳广场舞的新闻中交替出现。女性的世界太残酷,也太势利,人老珠黄的70后女性是前浪的前浪,早就被拍倒在沙滩上。
“我就是不服这口气,凭什么……”你能相信她的创作初衷竟然是如此天真吗?“我想要有人记得我们,我们也有过最好的青春,我们也曾经努力奔跑,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退出过这个世界……”
这本叫“头等舱”的小说,写的是住在同一个寝室的4个70后女大学生在毕业之后30年间所经历的悲欢人生。整个故事是以这4个女孩当中最不起眼的“土圆肥”李晓枫的视角展开,其余的,一个是家境优越的冷艳美女周蜜,一个是英姿飒爽的高干子弟李小贞,一个是风情万种的万人迷梅兰花。她们的人生序幕自20世纪90年代徐徐拉开。4位女孩的人生梦想是未来一定要坐进头等舱,在年轻而有限的想象力中,头等舱代表最极致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头等舱是现实,也是隐喻,70后是理想主义者聚集的一代,我们相信奋斗,相信凭双手就可以改变人生。
李晓枫做了记者,周蜜当上了阔太太,梅兰花嫁去了国外,李小贞心无旁骛追求艺术。她们在生活的洪流中磨炼、改变,时代如过山车,她们见过最好的,也得到最坏的,拥有过,也失去过,有人一路向前,有人归于平凡,有人失去一切,有人苦苦强撑。原来,头等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坐,只是能坐得上去,也要走得下来。按照世俗的标准,李晓枫成功了,她靠着从不停歇的奔跑在纷乱的时代大潮中幸存下来,可低下头,她看到自己身上处处伤痕,而且,永远不可能再痊愈。
《头等舱》有作者的影子,一个孤勇的孩子闯荡成年世界的悲喜交加,她写的是一个自己所熟悉的世界,金钱、权力、物欲、成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那是一个在外面的人抢着要进去,而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有多么凶险无趣的世界。小说中人物所经历的一切,未必是你我所经历的,她们所在的圈层,巨大的财富,或许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但这一点都不重要,我们在她们身上看到的,是时代的重影。
这本小说最令人感动之处是让所有人都能够互相理解,男人的苦,女人的苦,即使是我们寻常眼中的那些渣男,你也不知道他们背地里为了生存需要付出多少。为了一笔生意,他们毫不犹豫地低下头,趴下来学狗叫,当狗爬。够惨吗?也不,现实中我见过比学狗叫还要屈辱的时候。女人懂女人没什么稀奇,而懂男人是难得的,比懂更难得的是宽恕。佟佟慈悲地写道:“男人磕世界的时候就是这么狠,对女人狠,对自己也狠。”
这本书讲的就是“青春的幻灭”,可所有的青春都是一样的,在幻灭之前执着,然后到最后,我们执着于什么,就会受困于什么。这本书让所有的人尽释前嫌,谁不是牺牲了一些才获得一些的呢,生活的大浪席卷而下,哪里有幸存者。
没有什么道理是没有被讲过的,但看小说中的人物用生命来诠释一遍这些道理,依旧是震撼的。“我的故事中没有一个单纯的好人……”佟佟略带心虚地对我说。可是,“谁耐烦看好人的故事……”也许我们都不再单纯了,但写作与阅读不失为我们这一代女性的救赎,在时代巨变中的70后女性的故事,值得被倾听,更值得被记住。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