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交响近年持续推动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耀眼之星,两位年轻艺术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乐迷所熟知。
其中,巴桐更是频频出现在上交不同的品牌项目中,被团员们成为评为乐团里的“劳模”。
9月至今,她已经参加大乐队、室内乐、国内巡演、音乐党课等各种演出19场,此番登台更是独挑大梁以独奏的身份尽情展示中提琴的独特魅力,观众也跟着演奏家穿越时空来到到中世纪德国,感受这位年轻演奏家弦上优美的异域民间曲调。
游走于独奏家、室内乐手和上交团员这些不同的身份之间,让巴桐对于不同的演奏形式也有了更深切的体会,“独奏更展示自己个性和音乐理解,需要的准备工作也更多。而室内乐是对配合度要求最高的一种形式,你不能由着性子展示自己;在乐队中演奏则要收起锋芒和个性,来照顾整体效果。幸好上交曲目库已经非常庞大,很多作品都曾演过,所以这部分相对更驾轻就熟一些。”
19场演出之外,巴桐还是上海乐队学院的老师,备课、上课加上各种排练登台,同事几乎天天都能在“馄饨皮”见到她,于是送给她“住”团艺术家的称号。
在她看来,上课也是一种教学相长,“不同的学生演奏或者上乐队片段的时候,碰到技术上的问题也是不同的,作为老师在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并因材施教提出不同解决方案的时候,其实对自己也是一个提升。”
被问及这么多身份如何平衡时,巴桐透露,除了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外,也离不开同为上交乐手的丈夫时震宇的大力支持,“他会帮我做音乐会前的准备工作,一起研究弓法。生活上那就更不用说了,买饭、带娃,甚至我这次的演出服,都是他先提前去店里踩点。”
作为一个真正的“斜杠”青年,巴桐多元身份,也成为上海交响年轻人才培养战略的一个缩影。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