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韵金声——第四届中华诗词吟诵大会在上海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与往年不同,由于疫情原因,今年的吟诵大会采用现场与网络同步进行的模式,全部活动皆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疫情拉远了距离,但阻隔不断诗情。
本届诗词吟诵大会,上海大学本硕博学生携手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黑龙江大学、扬州大学、青岛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玉林师范学院、湖南理工学院、太原师范学院、肇庆学院、湖北黄冈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吟诵队伍共同参赛,吟壮美河山,诵家国情怀。
大会邀请到吟诵专家、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刘德隆,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中国韵文学会会长、浙江工业大学肖瑞峰,中华诗词学会学术副会长、《中华诗词》副主编林峰,吟诵专家、扬州大学刘勇刚,吟诵专家、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吟诵教学法专委会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徐健顺,国家艺术基金古谱诗词传承人才培养项目主持人、上海音乐学院杨赛担任比赛评委。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在上海大学附属小学20位小朋友清亮的童声中,第四届中华古典诗词吟诵大会正式拉开了序幕。活动伊始,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与创作”基地领导小组组长、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致辞,他对参与大会的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各地的参赛团队表示欢迎,并对基地的建设工作表示肯定与赞赏。他表示,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具有极大的学术资源优势,辐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基地开展的一系列吟诵活动有助于增强对中国古典诗词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与革新上,基地一直在努力。
吟中华经典,诵家国情怀,参赛选手们围绕“锦绣中华,壮丽河山”“风雨同舟,齐心抗疫”“赤子之心,家国情怀”三个主题,用吟诵抒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表达风雨同舟的家国情怀。
吟诵专家、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吟诵教学法专委会理事长徐健顺对整场活动进行点评。徐教授认为如今能看到这么多大学生吟诵古典诗词,非常令人欣慰,这对于吟诵的推广具有重大意义。参赛者们不论是从服装、节目编排还是吟诵表演都十分用心。徐教授也对吟诵的动作、声情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并希望吟诵作为中国传统读书法,能继续保持它的独特性。
活动最后,大会为上海大学红色诗歌节获奖诗歌作品进行了颁奖仪式,也正式评审出本次吟诵大会的决赛结果,共评出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九名。上海大学附属小学吟诵《诗经·鹿鸣》、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歌曲《我要和你一样》、上海大学筝团演奏《盛世国乐》获得优秀表演奖。
太原师范学院《风雅十二诗谱》之《关雎》《南山有台》,黄冈师范学院《与诸子登岘山》《念奴娇·赤壁怀古》,福建工程学院《凤凰台上忆吹箫》,黑龙江大学《沁园春·雪》,武汉大学《深深地凝望你的眼》,湖南理工学院《湘夫人》《蒹葭》,华东师范大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上海大学《送友人》,肇庆学院《望海潮》获得三等奖。
上海大学《阳关三叠》,青岛大学《诗经·小雅·采薇》,玉林师范学院《汉唐儿女》,中南大学《橘颂》,湖北大学《满江红·庚子元日纪事》获得二等奖。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稼轩情》,扬州大学《永遇乐》《南乡子》《青玉案》荣获一等奖。
上海大学《木兰辞》荣获特等奖。
雅言传承文化,经典浸润人生。华韵金声——上海大学第四届中华诗词吟诵大会至此圆满落幕。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杨青霞 张媛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