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长江口,打通拦门沙”
不仅是几代人的夙愿
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以及浦东新区经济腾飞
的现实需求

只能靠自己。1992年,“长江口拦门沙航道演变规律与整治技术研究”被列入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在原交通部的领导下,国内众多科研、设计、施工单位,开始向长江口“进军”。
一期工程挖出8.5米水深

但是要在地基松软的河床上,建起一百多公里的稳固堤坝并非易事。最大的难题是,怎么保护河床防止冲刷?建设者创造性地使用土工布做成每张数千平方米的袋布,再在其上压载连片混凝土预制块或内灌砂的土工布砂肋袋,采用专用船机设备铺入江底,形成软体排,相当于在河底铺上一层“被子”。
2002年4月,长江口治理二期工程正式开工,主要任务是整治建筑物施工。施工地点不断向外海延伸,施工难度也更大。
东方大港插上腾飞之翼

2010年3月14日,三期工程正式交工验收,长92.2公里、水深12.5米的航道实现全线贯通!第三、四代集装箱船和5万吨级货轮可以全天候双向通航,第五、六代集装箱船和10万吨级满载散货船可乘潮通过长江口。

长江口航道人通过采取优化清淤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等措施,建立了一套适合长江口航道特点的监测预报、施工组织、计量、考核等办法,总结形成了《长江口深水航道维护疏浚管理技术指南》,使长江口深水航道维护工作逐步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在大力推进治理工程的同时,长江口航道人从未忘记过生态保护。世界自然基金会评价:“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中关于自然保护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为世界河口城市的航运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近年来,长江口深水航道年均产生的经济效益已超过100亿元,货运量增加年均带动GDP增长超过1000亿元、拉动财政收入增长超过200亿元、带动就业超过10万人。还有共计约5亿多立方米的疏浚土用于吹填成陆,其中包括浦东机场圈围等工程,成陆总面积超过15.83万亩(约105平方公里)……
430公里的长江深水航道工程推进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浦东新区的跃进步伐,已成为交通人心中的一座丰碑!
要想挖掘出长江口更深的货运潜力,还需要更多的治理动力。2018年12月29日,在交通运输部与上海市政府共同推动下,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今年3月29日,治理一期第一阶段航海保障工程圆满收官,南槽航道已具备5000吨级船舶满载乘潮双向多线通航、1万至2万吨级船舶减载乘潮通航,以及大型空载船舶下行乘潮通航的能力。4月份,南槽航道日均船舶流量达499.52艘次,环比增加约37.4%。这是按照长江口“一主两辅一支”航道体系的总体规划实施的又一重大整治工程。
巨轮畅行江海,东方大港化茧成蝶。当过去30年一个个充满激情的时光剪影已定格为璀璨的瞬间,新时代的航道大潮,正澎湃着新的期待,新的梦想呼啸而至……
策划 | 常亮
责编 | 翟永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