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三届进博会临近开幕,上海公安机关按照“外圈保内圈、内圈保核心”安保工作思路,依托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机制,从11月1日起至11月12日期间,在长三角环沪省界高速首次启动“一点两检”安检模式,将高速主线全部封闭,所有的进沪车辆会通过原有的省界的收费站进入安检区域进行抽检。
对于日均入沪1.3万辆次的S32申嘉湖高速省际道口临时检查站来说,城市门户临时检查站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既能提高车辆安检速度,又能确保无“问题”车辆入沪?尽管车辆入沪安检用时延长,但如何做到高速道路车辆不积压,通行秩序井然?这些都给上海警方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
11月1日以来,全市入沪陆路通道共检查车辆21万辆次、人员31.4万余人次,查获违禁品330余件次。
3日上午,记者在沪常高速S26申嘉湖检查站,实地探访“一点两检”安检模式下的进博安保防护圈。
“一点两检”怎么查?
3日上午10时许,驾驶江苏牌照小汽车的沈先生在民警的指挥下缓缓停车,先是将身份证交给站在驾驶室门外的民警核查,再走到后面协助另一位民警检视后备箱。
记者注意到,他的汽车后备箱里装着不少木材,民警四处查看又掀开垫子确认备胎存放处确认一切正常,他和沈先生一起将后备箱物品摆放归位,将垫子掖好。此时身份查验也已完成,整个抽检前后用时不到2分钟。
进博会要开始了嘛,而且排队也就2分钟,不算什么。”
在沪苏浙三地跑装修建材生意的沈先生,连续三年都遇到了这样的检查,对整个流程再熟悉不过。
道口忙碌而有序,24小时无缝衔接的两地查控班组,以及道旁的临时厕所、高速公路情报板上的路况提示……颇有此前“防疫守关”的影子。而从“逢车必检”到“重点抽检”,背后是沪苏浙三地警方从实际需求出发,实施多次模拟演练的结果。
这样的安检模式能最大程度减少入沪市民的安检时间,同时确保无违禁品、危险品、可疑人员入沪,与此同时对于道口车辆的正常通行也将安检影响降至最低。”
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庄建刚介绍,10月中旬,上海、浙江、江苏三地已提前开展模拟演练,多次演练后,从11月1日起,选择最优安检模式来应对第三届进博安保要求——一警两辅,依托上海智慧公安赋能,平均小客车的安检时间大致在2-3分钟,“两客一危”车辆安检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一点两检”是如何形成的?
据记者观察,检查站的第1根车道为大客车专用;所有浙牌车辆都集中在第2、3根车道,对浙牌车辆进行抽检的安保力量清一色是来自浙江的民警;经过4、5根车道的为非浙牌车,由上海警方负责抽检;另据警方介绍,第6、7根车道为快检车道,供非重点检查车辆通行,还可应对可能出现的车辆积压状况。
在同一个检查站点配备两地警力,是此次进博会新推出的联合查控“一点两检”模式最直观的体现。尽管刚刚施行三天,这一概念实则已酝酿三年。
过去两届进博会是‘沪查沪’‘苏查苏’‘浙查浙’。”
庄建刚说,随着长三角警务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原来分开的“滤网”现在并为一个。
我们目前的工作模式就是合署办公,信息互通,既是警力的有力叠加,也是信息的有力共享和应用。”
“一点两检”成效如何?
省界道口高速主线对入沪车辆全部封闭,临时启用原有省界收费站,会不会造成车辆积压?不少人看到“一点两检”的消息时不免产生这样的疑虑。
3天来,申嘉湖临时检查站查处了无证驾驶、大客车超员等多起违法行为,同时也有暖心的一幕发生。在“一点两检”模式施行的第一天傍晚,一位名为王义军的老人被旅游车导游遗落在检查站,高速大队民警王鹏一面安抚老人,一面让其和导游联系。并立即驾驶警车将老人送至练塘服务区和旅游团汇合,到达练塘服务区后,天已经开始下雨了,可是王义军老人说,他心里热腾腾的。
事实上,‘一点两检’就是为了在安全系数不降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老百姓的影响。”
庄建刚给出一串数字——80人,是申嘉湖道口临时检查站白天的安保力量;2分钟,是警方检查一辆小车的平均耗时;1.3万,是从申嘉湖临时检查站每日进入上海的平均车流量;早7点、晚4点,是申嘉湖道口临时检查站出现车流量高峰的时间;还有4根车道,这是警方为可能出现的车流量高峰留出的备用道,目前还未开放使用过。
据悉,上海警方将继续严控超载超限车辆及‘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对入沪的重点车辆和人员开展检查,一旦发现可疑的人员车辆,临界两地警方将协同调查,及时联动处置各类突发状况,有效提高省界高速道口的查检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为进博会召开提供良好的高速公路路网通行保障。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吴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