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拿出自家老物件,画下记忆中的衣食住行,一个小小的展览上,彰显着一个年代的印记,镌刻着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近日,芷江西路街道邻里中心举办了“望物思史”老物展览暨“我眼中的芷江”蒋振国个人画展。展览上的“老物件”全都由芷江西的居民提供。
展览共分为两部分,“我眼中的芷江”蒋振国个人画展在墙面上布展,老物件展览错落陈列,立体、直观、可感。周到君了解到,这次参展品来自芷江西社区的8位居民,他们一共提供了包括蝴蝶牌缝纫机、各个年代的手机、台灯、食盒在内的三十多件展品,地点就在邻里中心的创客空间内。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老物件,追寻一下背后的平凡故事吧。
居民朱克强为展览提供的老式木制提篮,是食盒的一种,据说是清朝时期的老物件。家人一代代传承,保存完好,到今仍在使用。旧物本身拙朴并不光鲜,家人用它盛放糕点的那份甜蜜却蕴藏其中。
居民周伟良为展览提供的蝴蝶牌缝纫机也是一代人的回忆,抚过黑色的机身和齿板,金色的标志和纹饰还泛着金色的光芒,转动轴、压脚和机针擦拭过后,锃光瓦亮,仿佛在诉说曾经的美好。将这些老物件贯穿起来,构成一幅奇特的画面,默默地讲述着老百姓的家长里短。
蒋振国
回顾社会变迁,每个人所能见证的可能只是这段历史中小小的一部分,而家住芷江西路街道光华坊小区的蒋振国老先生用他手中的画笔为大家呈现70年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记忆,在平凡生活寻觅时代变迁,用线条色彩记录百姓的平安喜乐。
值得一提的是,正式开放前,工作人员邀请蒋振国作为此次展览的第一个参观者前往邻里中心观展。蒋振国与大家娓娓道来他创作的连环画背后的故事。
蒋振国虽然已经92岁了,但他至今每月为《芷江西社区晨报》供稿六幅连环画,笔耕不辍,从不拖欠。而这次邻里中心展出的连环画,也是他多年作品中的一部分。连今年疫情期间,他也没闲着,关于他的作品与故事,请戳:静安这位老爷子有点牛,两个月画了30多幅抗疫连环画,连日历都是手绘的。
今天我们将欣赏到他最新的作品—— 交通工具中的岁月更迭
1950年代芷江西,地处闸北偏郊区。 那时没有公交车,出行只能靠步行。
代步最佳自行车,收入低者买不起。 上班外出奈何行,路途耗时人疲倦。
不久虽有公交车,可是车少常晚点。 人多车堵挤不上,常因脱班车误时。
改革开放大发展,人们生活有改善。 两轮助动车普及,更有自备小轿车。
老人体弱坐轮椅,家人推车逛公园。 腿脚残疾备辆“车”,自驾随处自由行。
而今我们芷江西,地铁公交出租车。 手机一扫单车骑,人们出行多便捷。
▌ 观展须知
◢ 展览开放时间:
即日起至12月31日 (国定假日除外)
上午9点半至11点,下午2点至4点
◢ 展览地址:
普善路247号
◢ 注意事项
1、所有展品画作均来于芷江居民,请文明观展,勿直接接触照片和画作。
2、展览期间谢绝携带各类饮食进入展厅。
3、携带婴幼儿观展时,请家长及时看管,以防发生意外。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