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好好扔,远程监管系统会即可提醒你;旧衣旧纸旧家电“机器人”帮你一键搞定垃圾分类;打开手机app,摁这个橙色按键“预约回收”,便有几个橙色小哥主动上门回收垃圾,实实在在解决了不少居民处理几十斤可回收物的麻烦……
为推进垃圾分类,虹口竟然引入这么多新科技……最近,不少虹口的市民发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元素融进了他们垃圾分类的中,为他们生活环境提供更多的改善。
在今天,虹口区举办的“垃圾分类新时尚”主题论坛上,记者了解到,助力垃圾分类,一直以来,虹口都在积极探索“科技+管理”长效机制,打造垃圾分类“智慧大脑”。依托虹口智慧环卫管理平台,正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实效监管。运用信息化自动监控系统,实现了垃圾分类作业全过程可视化。此外,为方便市民垃圾分类,可回收物APP预约上门收运已全面推广使用,今后还将叠加居民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申报功能,强化科技助力。
高科技走进居民区
今年夏天,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引进了一批垃圾回收新装备,既能通过监控管控好前端操作,让大家自觉地正确分类垃圾;更通过后端的智能分类,减轻居民前端分类的麻烦,真正实现了一键回收的便利。
老早来丢回收垃圾,都要分得老清楚。旧报纸扔旧报纸的口、旧衣服扔旧衣服的口、可乐罐头扔可乐罐头的口,我一个人要分好拿来,不方便不说,年纪大的搞也搞不清楚。还是现在这样方便,一个口全部扔进去,后台会自动帮我们归类。非常方便!
可是遇到动辄几十斤的可回收物,居民们该如何是好?
在虹口绿容局的指导下,虹口区两网融合工作服务的第三方企业,开发了可回收物服务程序“小橙爱收”,将传统的回收方式与互联网相结合,用户直接用微信程序一键下单召唤回收人员上门,下单、收款更为方便。
打开手机app,摁这个橙色按键“预约回收”,填完“上门地址”、“预约上门时间”、“回收类型”、“预估重量”,再拍张照片上传即可。而在互联网的另外一端,会有“橙色小哥”手机接单。待预约时间一到,橙色小哥就会带着自己的装备“拖车”、“三轮车”、“移动磅秤”等等上门回收,现场直接进行结算。此举当真解决了不少居民处理几十斤可回收物的麻烦……
记者了解到,可回收物APP预约上门收运已全面推广使用,虹口今后还将叠加居民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申报功能,强化科技助力。
高科技走进沿街商铺
一直以来,虹口积极探索“科技+管理”长效机制,打造垃圾分类“智慧大脑”。记者了解到,在居住区分类垃圾厢房、分类投放点位加装“实时监控、满溢提示、同步报警、除臭消毒、视频取证”于一体的远程智能监控系统,打造垃圾分类“智慧大脑”,实现远程监督、实时对讲以及线上查看,即时提醒进入监控区域的居民自觉分类投放;建立联合区城管部门开展现场训诫、上门执法的常态、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
高科技除了走进居民区,记者还了解到,虹口不少街道在沿街商铺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中也尝试了不少新科技。
北外滩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试点推行的5G厢房+一网统管垃圾分类平台,有效解决沿街商铺垃圾分类推进工作的难点,进一步完善清运、信息报送、任务派单等一整套流程,未来将快速实现辖区所有沿街商铺的全覆盖。
通过科技助力垃圾分类工作精细化管理,以单位、商铺等源头分类点位为工作重点和起点;以数量管理、品质管理为目标,关注垃圾量变化、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信访投诉情况改善、示范创建工作等;“监管”全程收集点位、收集设备、收集车辆、收集设施、物流去向。运用信息化自动监控系统,实现垃圾分类作业全过程可视化。虹口区绿化市容局长杨静表示,市绿化市容局在虹口试点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实效监管示范项目”已初具雏形,涵盖了居住区分类指标实时统计、不达标小区实效反馈等实时信息,加上智慧厢房在除臭、满溢通知上的自主服务,减少基层管理的重复劳动,解放部分人工值守疲劳战,目前大量数据服务正在接入全市“一网统管”,力争实现“一网管全程”。
在有效控制垃圾分类源头、优化垃圾回收之外,对于垃圾的收运工作,虹口也在不断优化。记者了解到,数辆灰色扫地车在北外滩道路沿线作业,里面没有工作人员,但车辆依旧在清扫路段。对此,杨静介绍说,目前,虹口在北外滩地区试点无人清扫机械运用,在重要道路铺开机械化清扫手段,把解放出来的人力做科学安排投入收运环节,缓解收运作业公司人员压力,也通过增加垃圾清运车辆的投入,从而科学合理安排环卫收运路线。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杨天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