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嘉善、吴江三地将建联合河湖长,联合监管,开展联合执法会商。入河污染物排放信息的共享共用,将水葫芦打捞和清洁小流域建设养护作为重点跨界水体落实河湖长效管理的重要方面……
今天(10月16日)上午,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召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新闻发布会。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将建立联合河湖长机制,对重点跨界水体实施联合监管、联合检测、健全数据共享、联合防控等举措。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表示,作为示范区成立元年生态环境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联保方案》的制定出台是苏浙沪三地八方、流域管理机构和示范区执委会等共同努力的结果。《联保方案》明确,根据一体化示范区和协调区的范围,47个主要跨界水体纳入《联保方案》实施范围,其中太浦河、淀山湖、元荡、汾湖等“一河三湖”是加强跨界水体联保共治的重点。
《联保方案》主要工作涉及6个方面:
-
青浦、嘉善、吴江三地将建联合河湖长。据了解,2020年,在已有“太湖淀山湖湖长协商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先行建立太浦河、淀山湖、汾湖及元荡等“一河三湖”联合河湖长制,并逐步扩展至其他重点跨界水体。日常管理实行轮值制,定期开展联合巡河、会商协作,统筹推进解决跨界区域的水环境问题。
-
三地实施联合监管机制。以贯穿吴江、青浦、嘉善三地的太浦河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太浦河水生态保护和管控要求,强化岸上、水上污染源监管,完善太浦河水资源保护省际协作机制,优化水资源联合调度模式和应急事件协同联动。
-
三地将开展联合执法会商。定期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和巡查,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根据问题导向,开展形势分析、执法联动和协同污染治理等会商。
-
完善联合监测体系。优化联合监测断面,在重点跨界水体水环境质量、污染排放、风险预警等更多领域开展监测合作;联合建设太浦河沿线自动预警体系,共同开展“一河三湖”水文水资源水生态监测,持续开展河湖健康状况评估。
-
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充分依托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信息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建设,不断扩大重点跨界水体各类水文水质监测信息、入河污染物排放信息的共享共用。
-
深化联合防控机制。将水葫芦打捞和清洁小流域建设养护作为重点跨界水体落实河湖长效管理的重要方面,探索推进上下游、左右岸连片联合养护,提升管养的整体效益。
下一步,三地还将聚焦示范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核心问题,以“一河三湖”为重点,分别细化各项联保内容的具体举措和工作安排,持续推进示范区的水环境保护工作。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杨天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