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种可选千家可买 上海人吃早餐跨入5.0时代

上海人的早餐选择将越来越多样:将推出“菜市场+早餐”、“超市+早餐”、“便利店+早餐”、“白领午餐+早餐”、“社区食堂+早餐”等各类早餐复合业态。市民购买早餐也将越来越便捷:计划到明年底基本完成各项目标,累计新(改)建网订柜(店)取门店1000家,累计新增早餐复合门店1000家,共享早餐门店(点)覆盖率达到85%以上,实现早餐工程标识全覆盖,这是日前记者在上海早餐工程推进会上获得的信息。

流动早餐车已陆续亮相

色彩缤纷的盒小马、逸小兔、光明早餐车已成为马路上的一道风景线。据市商务委主任华源介绍,上海各区主动和餐车企业对接,确认餐车点位,截至目前共确定72辆流动餐车的78个点位,光明、百联、盒马、中饮巴比等企业的流动餐车,已正式驶入产业园区、商办楼宇、大型居住社区和地铁站点等早餐薄弱区域开展运营。

网订柜(店)取引领“食”尚,上海市商务委会同各区、街(镇)、申通公司等,积极推进盒小马、逸小兔、光明“新零售+早餐服务”,鼓励发展便利店+早餐服务+网订柜(店)取、超市+早餐服务+网订柜(店)取、早餐社区门店+网订柜(店)取。目前,推出19家盒小马、逸小兔、光明BK24等网订柜取门店,一批便利店、超市和早餐门店实现网订店取,近500台智能取餐柜完成布局。

目前,上海已制定《上海推进早餐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18项具体举措,构建以中央厨房为核心、连锁早餐网点为主体、多种形式为补充的早餐供应体系,推动早餐更便捷、更丰富、更健康。组织编制《本市早餐工程网点规划和业态导则》,排摸各区网点及市场需求情况,梳理早餐网点建设任务清单、流动餐车设置任务清单和网订柜(店)取网点建设任务清单,年底将发布规划和导则。

超千种早餐可选择

在由29家早餐企业参加的共享早餐工作专题会上,推进光明、鑫博海等5家核心中央厨房企业与其他早餐门店(点)进行产品对接,汇总了可共享早餐单品超过1000个,已共享早餐单品360个,遍布全家、罗森、良友便利等4000多个门店,共享早餐启动仪式展示成果,还会同光明集团、市商业联合会举办“上海早餐工程共享早餐暨光明千店百品早餐项目启动仪式”,发布共享早餐示范企业6家、示范点155家名单,22家供需双方企业进行了签约,光明、清美等13家企业现场展示了125个可共享早餐套餐。

健康早餐呼之欲出

市民早餐不仅要吃得便利,吃得便宜,还要吃得健康和营养。据悉,在上海推行的《早餐营养优化计划》中,指导企业加大健康早餐的研发与上市。目前,博海、清美、光明等12家企业,已推出针对三高糖尿病患者、老年养生人群、儿童、青少年的208款营养健康套餐。

同时,早餐工程标识度显著提升。

进一步提升“早餐工程”的标识度,制定公布三个“早餐工程”专属LOGO,“hello”图样logo主要用于流动餐车,“厨师帽”图样logo主要用于西点面包坊等西式早餐企业,“面点师和传统早餐四大金刚”图样logo主要用于传统早餐企业、社区门店。截至目前,全市合计已有40家企业、45个品牌的7935个网点张贴logo。其中,25家中央厨房企业门店的张贴率达到85%左右,早餐工程示范门店张贴率达到90%以上,“便利店+早餐服务”企业张贴率达到95%以上。

【相关链接】

百联逸刻:已确认签约50家早餐点

为响应上海市政府提出的早餐工程升级号召,自8月以来,百联逸刻旗下早餐品牌“逸小兔”已全面覆盖上海主城区,累计推出流动餐车16辆,便利早餐店10家。为持续进一步推进上海早餐工程升级建设,据逸刻CEO赵陈斌透露,逸刻将加快拓点速度,完善薄弱区域布点,优化早餐网点布局,进一步破解产业园区、老旧社区的早餐“难题”。截至目前,逸刻已签约27家早餐便利网点,确认和签约23个流动餐车点位。

为扩大早餐服务覆盖范围,逸刻充分考虑白领、学生、社区居民等多个不同群体的需求,依据深入产业园区、写字楼,触达“老、改、小、远”薄弱地区的选址标准,从数百潜在网点中筛选出最佳点位,力求早餐服务半径最大化,打造“在家、在店、在路上”多场景享受新鲜现做早餐的便捷新体验。

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市民获得感、满足感,逸刻在多家“逸小兔”早餐网点落地后,通过打造内部标杆门店、标杆餐车,从视觉形象、早餐品类、服务场景等方面优化焕新,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推动“逸小兔”整体品质服务水平更上新台阶。据悉,黄兴路店作为“逸小兔”首家标杆早餐店,自8月11日开业至9月30日,累计服务5.7万人次,单日最高服务1480人次,早餐时段销售单数占比超过50%。

虹口区:将地方特色小吃引入早餐

为扎实推进新一轮早餐工程这一民心工程,虹口区践行不断推动早餐供应更便捷、更丰富、更健康,更好满足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的民生需求。目前全区共有早餐服务网点1065家,西点面包坊229家,连锁便利店342家。

下一步,虹口将进一步优化本区早餐网点的布局设置,将早餐网点作为社区商业的基础性配套项目,把与早餐服务密切相关的大众化早餐服务、地方特色小吃等列入重点提升发展内容,尤其是聚焦大居及早餐服务薄弱的社区,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强化网点业态布局,方便群众生活。探索“网订柜取”,推行流动餐车等早餐配套服务,并鼓励支持创新,将流动餐车融入夜间经济,促进夜间经济多样化发展;创新发展自助自选、自助取餐、“无接触配送”等服务模式。

长宁区:推动早餐创新探索

粮全其美公司于7月10日起在长宁八八中心启动全市第一辆流动餐车试点,7月28日获得全市首张上海市流动餐车经营公示卡。目前全区2家网订柜取门店和6辆移动餐车点位已确定,其中首家盒小马门店已于8月12日在SkyBridge HQ天会正式开业。

区内首家“便利店+现制现售”早餐门店——便利蜂思创大厦店于9月14日开业,首家推出“便利店现煮面”,首批推出XO酱乌冬面、香辣牛肉酱拌面等7个品种,价格从6元至8.5元不等,还可以混搭关东煮、包子、豆浆等常规早餐,进一步丰富早餐选择。光明BK24安顺路店改造后早餐单品达200个以上,涵盖中西式、干湿点心、冷热多个品类、品种,可提供现场制售馄饨、面条、手抓饼等热食,并设置自提柜和10个就餐座位,满足市民需求。

浦东新区:试点无人驾驶早餐车

目前,浦东新区共有早餐店4200家,2012年至今,累计建设了226家标准化门店、160辆爱心早餐帮帮车,丰富了早餐业态。新一轮早餐主要对标新业态,提升能级,推进百联逸刻、清美、光明、巴比等企业年内建设10家“网订店取”。

考虑到的新开门店选址难、成本高等困难,浦东新区秉承“互联网+”理念,积极探索“线上平台+早餐门店”,年内启动10家早餐门店试点。目前,张江镇已经启动了无人驾驶、无人售卖早餐车试点,11辆车已经上路售卖早餐。

徐汇:推动多元供给

6月以来,确定首批需求点位43个,首批选取优先布局流动餐车点位13个供流动餐车企业选址,目前顺利签约10个点位。

推动多元供给,结合徐汇特点,完善以连锁早餐网点为主体,特色单店、流动餐车、网订柜取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早餐供应体系。拓展运用徐汇区智慧商铺“汇商码”,打造政府管理者、早餐经营者、居民消费者各得所需的应用场景。放宽早餐门店对外宣传形象限制,允许早餐网点在安全、有序、美观的前提下展示个性化门头、标识、宣传设计,审慎包容监管店招店牌。

杨浦区:增加热食类食品制售

杨浦区自2012年起,即以主食加工配送中心为支撑,实施标准化门店和帮帮车、移动早餐车定时、定点组织化的经营模式,推进早餐网点布局,全区早餐网点合计达到2027处。

针对区内的相关企业,一方面主动跨前加强开业指导。各街道主动对接早餐工程运营企业,加快流动餐车经营公示卡办理流程和进度,2处点位已获取公示卡并投入运营。

另一方面主动协调给予入驻支持。区市场监管局积极鼓励小型超市、便利店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增加热食类食品制售,丰富早餐供应品种,已相继为盒马、逸小兔等企业完成办理。

宝山:迈好早餐工程的“最先一公里”

宝山注重通过政府实事项目推进早餐工程,5家早餐门店均开门营业。为使早餐工程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宝山结合新形势新特点,制定《上海•宝山早餐地图》,截止目前已确定8个流动餐车点位,7辆流动餐车已选址签约。

为让早餐工程更加扎实推进,宝山充分发挥大调研、“两新”组织建设、网络平台等作用,了解商务“白领”对早餐布点、品质、种类等需求,进而丰富早餐供应品质、提升需求客户满意度。此外,区商务委努力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全程跟进、积极协调解决早餐工程中的各种问题。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钱鑫、张怡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