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小学推行“百分爸妈”积分模式,家校共育原来可以这么做

一次普通的家长沙龙结束后,一位鬓发霜白的奶奶留了下来,拉住褚红辉的手,“校长啊,我们不是不想管孩子,而是无能为力啊。”

江海第一小的校长褚红辉回忆起那次五年级家长沙龙,依旧记忆犹新。

不久前,褚红辉来到奉贤区江海第一小学就职校长,遇到有一个妈妈来求助,“孩子有次没有写完作业就跑去睡觉,爸爸半夜回来看到孩子作业没完成,把孩子从被窝里拉出来就是一顿暴打。心疼啊,但没办法。”

校长和老师们明白,家长不是不愿意管孩子,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和孩子沟通。

褚红辉说,那次家长沙龙之后的情形,就让她萌发了在学校开发家长教育项目的设想。很快,“百分爸妈”家长学校诞生了。

不断提升、进步,才能成为合格乃至优秀家长

邵雪妍就读于江海第一小学四年级,有段时间像提前进入叛逆期,对作业百般抗拒。周妈妈一开始好言相劝,无用后只能狠下心,朝着孩子吼道,“能不能认真写作业?”

原本和睦的的家里,因为这个硝烟四起。那段时间,孩子的抗拒、丈夫的维护,成为夫妻两吵架的导火索。

正当邵雪妍妈妈一筹莫展时,百分爸妈座谈会的召开,为她解决了难题。

“我问该怎么办,老师当场就分析,给了我很多实用的经验。”回家后,周妈妈就用老师给出的建议,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原来我家孩子吃软不吃硬,爱听表扬话,哄哄她那个学习劲就上来了。”

交流方式的改变后,邵雪妍渐渐不再抗拒写作业。

“百分爸妈”有个积分制,开家长会可以积一分、参加志愿活动可以积三分……获得20分便就是满分。“现在我就属于20分满分的这一类家长。“说到这,邵雪妍妈妈语气里满满的都是小骄傲。

“百分爸妈”积分方式  督促家长参与家校共育

“百分爸妈”是一种积分管理方式,不是追求百分之百的完美家长。它分为五个学制,分别对应孩子成长的五个学年度,每个学制有二十个积分。

通过积分制的方式来督促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讲座、培训、沙龙、家校活动等,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家长普遍忙于工作,与孩子的沟通时间少之又少。“如何在有限的空余时间,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加入学校的活动,积分制应运而生。“今天参加一点,明天学习一点,积累下来也是爸爸妈妈的一种成长”,褚校长说道。

“百分爸妈”咨询室设立在学校心理咨询室,由学校内五位具备上海教育指导师证书的老师负责咨询事宜。五位老师轮流每个月开展2次咨询活动。有疑虑的家长可以通过学校公众号上所刊发的通知中了解时间,向班主任报名参加,前前后后“百分爸妈”咨询室已经接待了130多位家长的咨询。

邵雪妍妈妈表示,当自己有教育难题的时候,也会前往咨询,会得到很多专业的解答。 

该校是 “家长慕课”试点校,通过网上观课、网上视频等课,程让家长了解孩子的问题,获得最佳教育方法。 “家长慕课”采用动画、视频、专家解答、各种小知识的普及等形式为有教育疑虑的家长排忧解难。家长需认真阅读课程并在考试中达到60分及以上的成绩,由班主任进行敦促和量化。

该校还有线下课程,创编《百分爸妈60问》和《百分爸妈》家庭教育指导丛书,五册,分学段、分主题、分情景提供家长认知理念,释疑解惑。分年级主题菜单,通过专家讲座、现场互动,传播知识。

 

江海第一小学的每位家长都熟知“百分爸妈“项目,参与其中,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老师也发生了转变,”我们的老师不再是单纯的抱怨和发牢骚。“褚校长笑着说道,“他们已经学会从孩子的表面跳到背后,抓住问题根源并对其进行指导。”

学校不强行规定家长完成学习的时间,家长可以自由调节碎片化时间,进行合理化的学习阅读。“我们将学校活动与平台贴合,努力让家长不产生额外的负担。”

依据《江海第一小学“百分爸妈”积分评价细则》,用大数据说话,学校还评选出了“百分爸妈”之“贤爸贤妈”、“百分爸妈”之“最美家庭”、“百分爸妈”之“最美蓝爸蓝妈”。

 

“百分爸妈”积分模式,得到教育专家的肯定

宝山区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员蔡素文针对“百分爸妈”积分管理模式,提炼出背后的理念:所谓的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同孩子一起成长。课程内容多维度,课程形式多元化,效果也很显著。

“过程中如何更好的体现家长主体性家庭教育的个别化,是不是可以有更多考量。家长课程的设置是不是基于家长的需求和现实的调研,能不能在课程的布局中有所留白,给到家长一些空间。”蔡素文建议道。

蔡素文建议家庭里可以尝试营造一个真实且和谐的家庭氛围,有一对温暖且平和的家长、树立一个对于孩子具适度挑战的目标、拥有一些实用且自主的策略助力孩子成长,家长也可以在空余时间和孩子一起讲故事、一起阅读、一起游戏、一起运动。

复旦大学顾晓鸣教授肯定了“ 百分爸妈“积分管理模式意在成为教师、孩子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帮助家长了解儿童心理知识,将日常的教育要素图像化的初衷很具有探索意义。

“亦庄亦谐是‘百分爸妈’最好的模式。”顾晓鸣教授认为,评分本身不必过分较真,学校和家长本应共同合作,共同教育,“如果有教师给家长打分,是不是也该有家长给教师打分呢?”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朱晓芳 蒋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