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奥运冠军许海峰、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射击冠军陶璐娜,出现在了上海中学的校园里,见证一场“校园激光射击展示赛”。
这场2020上海市中小学激光射击展示赛暨上海中学体育周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也标志着上海中学引入了激光射击,让更多学生能在校园里体验射击运动的魅力。
正逢《夺冠》长假热映,作为中国首位奥运金牌的获得者,许海峰从一位高中生到下放农村,再到成为供销社社员,25岁时因为热爱射击运动而选择放弃铁饭碗,开始训练,从业余选手到成为奥运冠军,最终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获得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许海峰用自己的“夺冠”故事,鼓励学子们选定自己喜欢的目标,朝着目标努力奋进。
对学生来说,射击运动会不会有危险?
陶璐娜表示,这次引进校园的是激光射击,通过激光枪比赛的载体,既安全又有趣,不仅能让学生感受真正比赛的体验,更能体会运动员在场上承受着什么样的心理压力、怎样才能在赛场上克服自身的恐惧和紧张,包括让孩子们学会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等。
现场举行的2020上海市中小学激光射击展示赛上,优胜者还与世界冠军同场竞技。
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表示,上海中学的体育周已经连续多年举办,此次引入激光射击,就是为了让更多学生爱上这项运动,德智体全面发展,“我相信,能够在体育中实现高水平的孩子,读书一定没有问题。”
上海市中学生体育协会名誉会长薛明扬表示,很多学习优秀的孩子,体育素质也很好,多参加运动能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质,具有抗压能力。
射击对于青少年的素质要求很高,能锻炼沉着、冷静、协调、平衡、专注的素质,“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孩子成为神枪手,为竞技体育培养卓越的人才”。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