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 致敬大师经典
作为新演出季的开幕大戏,由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携手青年指挥家张诚杰共同执棒的原创歌剧《田汉》,将于10月1-2日献演。《田汉》主要以民族危难为大背景,通过国歌词作者田汉从一个天才文学青年到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成长历程,重温他当年通过文艺创作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思想狂飙与进步思潮,展现其作为伟大剧作家的非凡才华和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家国情怀。
同样聚焦红色主题的原创歌剧《晨钟》,讴歌了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共产主义先驱们,他们为民族探寻道路、为革命奔走呐喊、为共产主义慷慨赴死,他们似“晨钟”,以生命唤醒民众、呼唤黎明。全剧以“寻道、行道、殉道”为线索,展现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勇气,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
其实,上海歌剧院一直拥有良好的红色基因。从常演不衰的民族歌剧《江姐》,到令人激情澎湃、热血贲张的《长征组歌》,这些经典的红色题材作品都是上海歌剧院的保留节目。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这些作品都将作为特别的庆祝系列,在北京、上海、山东、四川等地开启巡演。
除了革命题材作品,今年全新创排的舞剧《嫦娥之月亮传说》聚焦于创世神话,也是上海歌剧院继歌剧《天地神农》之后又一以神话为题材的原创作品。全剧重点对其在月宫中所思、所念、所盼、所愿予以艺术性的想象和解读,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予的美好希翼之外,也传递出那份千百年来人们所孜孜不倦的对未知的探索精神,更着力于挖掘创世神话新释空间,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
2020年是“乐圣”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全球各地的古典乐团和音乐厅都将其作品列入重头演出曲目,上海歌剧院也不例外。此番,上海歌剧院将推出《许忠演绎贝多芬交响曲——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系列》,由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钢琴家许忠执棒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黄金搭档”共同演绎第三、第四、第六、第八以及第九交响曲,来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与此同时,今年亦是“钢琴之王”李斯特诞辰210周年。上海歌剧院特邀弗朗茨·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的首位华人金奖得主、钢琴演奏家孙颖迪,与指挥家张诚杰,携手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共同带来一个属于李斯特的迷人夜晚。
拓展线上传播 孵化全新品牌
除了精彩纷呈的线下演出,上海歌剧院今年还首次尝试线上版歌剧。
不少乐迷早已“恭候多时”的线上版歌剧《唐璜》终于将在10月与线上观众见面。此前,音乐会版《唐璜》一经上演便受到了一致好评和热烈的响应,来自上海歌剧院的青年歌唱家窦乾铭、余杨、宋倩、黄俊鹏、王柏龄、熊郁菲,以及特邀嘉宾“声入人心”第一季最终首席之一的人气小生蔡程昱的表现可圈可点,观众对线上版《唐璜》的期待值也一路“水涨船高”。
相比于音乐会版的简单布景,线上版全部采用实景拍摄,由康斯坦丁·科斯蒂远程导演,复古与摩登的碰撞,经典歌剧与新时代青年演员的结合,令这部歌剧大有看头。
除此以外,上海歌剧院也加大了线上艺术活动的力度,开设了“唐璜在哪里”、“最爱的贝多芬”、“戏中戏乱谈”、“噢呗啦派对”“弦外之音”等主题新颖、有趣的专题艺术活动。
结合时下流行动态,上海歌剧院还首次打造了一支女子弦乐演奏组,将那些耳熟能详的曲子透过全新的组合进行演绎,让广大观众在琴声中感受到女性艺术家对音乐艺术敏锐、细腻而不乏浪漫的表达。
《阿卡opera——上海歌剧院重唱音乐会》则用时下年轻人特别喜爱的阿卡贝拉的方式,将歌剧音乐、古典音乐进行生动的改编,用现代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重新演绎,在努力破圈,为普罗大众提供更为丰富的音乐的同时,亦保留了上海歌剧院本身的剧院特色与优势,创造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富有创意的艺术品牌。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