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三成人对家感到不满意!你呢?

《影响力报告》是由新闻晨报、支付宝、阿里本地生活、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共同推出的研究报告。从数据视角洞察年轻群体,深度挖掘消费背后的行为模式,探讨消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定义消费影响力之源。

2020年,大概是全球人类近二十年来待在自家客厅里最久的一年了,地毯起球的同时,人们也对居家生活多了一些新的感悟:一个健康舒适的居家环境对生活是多么重要!

在最新一期由新闻晨报携手DDS·C设计师俱乐部、红星欧丽洛雅环球家居博览中心和全球家居一号店,联合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共同推出的《 影响力报告——居家幸福感调查 》(以下简称报告)里,人们展示出了对客厅的依恋、对北欧风的青睐、对智能家居的期待,同时,人们也吐露了他们对当下家居环境的诸多“牢骚”……

超三成人对家感到不满意!你呢?


点击图片
查看完整版报告

人,诗意地栖居!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用“诗意”来形容人们对居住的理想。本次调查的目的正是为了探寻每个个体对于家所带来的幸福感的感受和思考,让幸福感在家诗意流淌。

这是一个值得被关注的数字。调查中,被访者对于居住总体满意度选择不满意的超三成,更具体的数字是34.76%。

有人不满意房屋空间里的温度湿度和,有人觉得房子太小,有人觉得室内外噪音太吵,有人则对日照有更高的需求。

 

为了改善家中生活质量,超过半数(57.22%)的人选择的是装修。人们看似在改善装修或更换更好的房子,实质上,是在期待更好的家。报告中,有一个数字是让人触动:对于家的定义,无论75后还是95后,看重“舒适”的需求是一致的,对于家的定义,看重“舒适”的比例在各个选项中都是最高的。


 -对话设计师-

唐琳

创新设计联盟秘书长
DDS·C设计师俱乐部名誉会长

正如唐琳说的那样: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个人精神层面的关注,家能否让人感觉舒适是很重要的,颜值、排场反而是其次的。

为了让屋子变得更舒适,人们不再满足仅仅享受温饱层面的富足,而是渴望通过更新的装修、软装、智能设施来从多个维度填补“家”的要素。

 / IC photo

我们注意到,在装饰设计风格上,报告中有三成(29.57%)人选择了简约又暖意融融的北欧风,排名第一。相信北欧家具广告页中常见的,温暖和睦又保持独立的家庭气氛是今天许多中国现代家庭也在追求的吧。

在报告中,通过家中设施提升居住品质,健康家居方面就有光、热、水、空气等方面的智能设备。智能家居占有量近九成,有89.43%的人拥有一件或以上的所列智能家居。报告也显示,购买了智能家居,超九成(93.29%)的受访者认为增加了居家幸福感。

大家可以猜猜看,哪一件智能单品的占有率最高?仔细看上图就能找到答案:智能/电动牙刷。有超过六成(60.47%)已经拥有了它。

那么,大家可以再猜猜看,哪一件智能产品是目前家中没有,但是最想购买的?我们卖个关子,可以点开报告找到答案。

 -对话设计师-

唐琳

创新设计联盟秘书长
DDS·C设计师俱乐部名誉会长

唐琳女士告诉我们,随着制造智能家具的企业在水平上的提高,智能健康类的设计确实是能让生活变得更舒适、更便捷、更健康的。比如,天很热的时候,快到家了,你可以遥控打开空调、放洗澡水,回到家就能直接泡澡。有时忘记关门窗,突然下雨刮风,可以遥控关窗,这个确实是很方便的。而且在设计领域,这些智能功能都已经实现了,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并不遥远了。

开西方家庭治疗先河的萨提亚理论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来自于她的原生家庭,并且将深深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个观点也已被今天的中国家庭所重视。

 / IC photo

人们在保留中国传统亲情模式的同时,也提倡在家庭内部有更具幸福感的亲情关系。报告中,上海地区在家更多的会与家人互动交流,上海地区样本在家选择与家人互动的比例在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对比中也是最高,比例为13.47%。

与此同时,有超过四分之一(26.52%)的受访者认为,家中最理想的空间应该是“适合亲子互动的宽敞空间”。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已经从“小憩”全面升级到了精神层面,“家”的意涵也像浴室里潮湿温热的空气一样不断扩张。

事实上,越来越多人也开始认识到了设计师在提升居家幸福感中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如果装修,会找设计师进行室内设计的超过7成(72.05%)。其中,相比女性,男性更愿意选择设计师;同时,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选择设计师的比例也越高。

 -对话设计师-

唐琳

创新设计联盟秘书长
DDS·C设计师俱乐部名誉会长

如何将“向往的生活”变成现实?如何切切实实地提高幸福感?唐琳女士的建议是:找一位专业的设计师,让设计师根据你的个人审美、生活方式对房屋进行功能布局、设计风格上的把控和优化。”设计师的重要作用就是引导消费者的家居审美,提供更多启发,帮助你把向往的生活场景用技术手段实现出来。“

家是我们最安全的庇护所,在奔腾年代,为了更好的生活,有时候我们却遗忘了生活本身,而幸福感其实来的并不复杂,借由今年,相信很多人会重新梳理自己的生活和家居环境,重新出发。
“居家幸福感”背后的研究分析
 家是心灵的港湾,交流也成为居家幸福感重要来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空间的扩展,人们越发期待在家中有个亲友互动的场所,从而提升个体的幸福感。
 装修成为了家庭质量改善的最主要方式,高教育高收入群体也会选择设计师来参与家庭的设计。选择设计师最主要是关注其设计风格,以及对于整体审美的把握。
 人们对于空气、水等风险感知也在提升,对于家也更加关注健康安全的特征。因此,智能消费更注重健康、安全,消费者想通过购买智能家居来提升生活品质。

晨报记者 / 戴震东
图文设计 /《影响力报告》工作室

扫描小程序码
查看完整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