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企业准入难题,浦东先后推出“先照后证”、“证照分离”、“一业一证”等改革。今年又率先推出企业名称登记告知承诺制,在临港新片区试点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登记速度从改革前的“一天”提升到“实时”办理。去年,浦东创造了“特斯拉速度”,今年浦东又创造了“山姆速度”……
在今天(28日)上午举行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专题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表示,浦东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来,一直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加快探索。近年来,聚焦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重点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软实力,就是生产力。浦东始终把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作为改革重点,围绕企业从设立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持续优化政务服务。
翁祖亮说,浦东在率先推出“证照分离”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一业一证”试点,将改革的着眼点从“以部门为中心”的单个事项改革,转向“以企业为中心”办成“一件事”的改革,把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目前已在43个区级事权行业全覆盖,总体实现审批时限压减近90%,申请材料压减近70%,填表要素压减超60%,下一步将争取在国家和市级事权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去年,浦东创造了“特斯拉速度”,从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只用了半年时间;今年,又创造了“山姆速度”,落户外高桥保税区的山姆中国会员旗舰店,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76天。对政府财力投资项目,浦东探索地票、房票、水票、林票、绿票“五票”统筹机制,将市、区重大工程储备周期由原来730天以上缩短至295天以内,实现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当年储备、当年立项、当年获批、当年开工”。
跑出浦东速度,还要做优浦东服务。他指出,浦东始终以包容审慎的理念促进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对企业创新经营模式的诉求,重“价值判断”而不是“技术判断”,建立窗口无否决权机制,全力帮助解决。这些举措,有力助推了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当前正依托“一网通办”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通过率先试点企业登记设立环节远程身份核验,实现企业足不出户“全程网办”,尤其是疫情期间有效减少现场人流量,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通过建立企业专属网页和个人专属网页,实现需求智能发现、政策精准推送、办事主动提醒。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杨天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