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就有一分改善。”来看这个“90”后新区如何不断提高百姓幸福感

我们坚持“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就有一分改善”,着力构建覆盖底线民生、基础民生、质量民生的大民生格局,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7年浦东率先启动“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2018年,浦东又着力打造“15分钟服务圈”。“家门口”服务体系和“15分钟服务圈”,一个是内核,主要集成对场地需求小的服务项目,一个是外围,主要提供有较大空间需求的专业服务,两者叠加就初步构成了浦东民生便捷服务的体系。

在今天(9月28日)举行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浦东重点聚焦教育、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5个领域,对中小幼、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卫生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等21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考虑,形成了522个补缺项目清单,分三年补齐缺配设施。2019年已完成85%,今年将实现100%全覆盖。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介绍说,2017年浦东率先启动“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经覆盖全部居村,所有212项社区服务事项都下沉“家门口”办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便捷办理各类事项,村“家门口”服务中心实现“四站一室”全覆盖。下一步将根据群众需求,持续提高服务效能,努力做到“生活小事不出村居、教育服务就在身边”。

另外,在打造“15分钟服务圈”上,浦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源头转变提升规划布局理念,以社区为圆心、以人的需求需要为着眼点,来判断一个社区周边慢行15分钟的区域内,是否配置了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重点聚焦教育、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5个领域,对中小幼、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卫生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等21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考虑,形成了522个补缺项目清单,分三年补齐缺配设施。2019年已完成85%,今年将实现100%全覆盖。

翁祖亮指出,一直以来,浦东坚持“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就有一分改善”,加快推动社会事业从均衡化向优质化提升。

比如教育,建成各类基础教育阶段学校670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11所。比如医疗,拥有15家三级医院,今年公利医院、浦东医院、人民医院、周浦医院等4家医院实现“二升三”。比如养老,在全区“东西南北中”布局一批大型养老机构,在“家门口”服务站嵌入为老助餐等服务,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比如文化,浦东一批重大文化设施近期正在抓紧建设中,上图东馆、上博东馆、大歌剧院、浦东美术馆、浦东足球场等地标性文化设施将陆续建成,打造国际文化会客厅。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杨天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