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起婚恋诈骗涉案高达1300万,社交网络系婚恋诈骗重灾区!

网络交友伴因高效、隐秘的特点,成了互联网时代的新“红娘”。然而,部分“婚恋交友”的背后,也充斥着虚假与骗局,婚恋诈骗案件也是屡屡频发。婚恋诈骗案件呈何种趋势?有哪些新特点?又有哪些防骗“秘籍”?9月27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近年来杨浦检察机关办理的18起婚恋诈骗案件,发现社交网络系重灾区……

2018年6月至今,杨浦区检察院共办理婚恋诈骗案件18起,提起公诉26人,涉案总金额达1300余万元,每年案件数量均呈现上涨趋势,涉案人数连续两年同比上涨超过150%。

检察官梳理发现,随着社交平台的不断发展,利用新型社交手段实施诈骗的情况愈发突出,办理案件均为通过网络交友,其中,涉婚恋网站案件7起,通过各类社交软件摇一摇、附近的人等方式亦占较大比例。另外,由于网络交友不受时空限制,犯罪分子可以采取一对多的方式同时进行诈骗。

在婚恋诈骗案件中,男性罪犯占绝对主流,且开始出现团伙诈骗。涉案被告人近90%为男性,均无业,但因涉案被告男性中有冒充女性诈骗男性,涉案被害人男、女人数相差不大。

伴随着犯罪数额日益增长,被害人受损严重,部分涉及网贷、借款等。由于情感诈骗是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日积月累使得涉案金额较高,其中40%诈骗金额较大,8起案件中被害人钱款来源系信用卡透支、银行贷款、网贷等。除金钱损失外,女性被害人受害较为严重,情感创伤巨大。

检察官表示,借款是主要诈骗方式,犯罪手法主要为虚构身份、能力,不断包装自己骗取被害人信任,由小额借款开始,后进行长期、持续借款。

新闻发布会还公布了多起婚恋诈骗典型案例,分析了诈骗手段“四步走”的套路:虚构身份获取好感;嘘寒问暖获取信任;编造谎言持续借款;携款潜逃最终失联。

杨浦区检察院表示,将进一步打击婚恋诈骗犯罪,针对潜伏时间长、资金往来频繁、交付方式复杂等特点,加强案件审查,准确依法指控犯罪。同时,进一步加强追赃挽损,强化对犯罪嫌疑人名下钱款的查封冻结,全力挽回被害人经济损失。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泉 朱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