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宣传部联合举办,铁路文工团全程参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协办的“发现最美铁路·走进中越口岸”网络宣传活动拉开序幕。发现团乘坐由北京西开往南宁东的G421“刘三姐”号列车,与乘务员们一起打油茶、唱山歌,体验广西民族特色,感受壮乡文化。
G421在京广高铁衡阳处转上衡柳高铁、柳南客专,到达南宁。与之并行的,是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延长到中越边境凭祥的湘桂铁路。20世纪50年代初,广西仅有湘桂、黔桂两条干线铁路,通车里程不足540公里,年客货运量仅114.5万人、60万吨,未能满足广西发展所需。要发展,先修路。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修缮湘桂、黔桂铁路,新建黎湛铁路。改革开放之后,广西铁路迈入快速发展阶段,陆续修建了南昆、益湛等铁路。发展至今,广西共 7条普速干线和6条支线铁路,通车里程超过3400公里,打通了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奠定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基础。
高铁开进壮乡来,广西铁路展现”发展美“。从“路网末梢”变身为面向东盟区域的铁路枢纽。2013年底,桂林到北京首开动车,广西成为率先开通高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壮乡腾飞插上高铁的“翅膀“。如今八桂大地,拥有贵广客专、南广高铁等7条高铁,通车里程1792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形成 “北通、南达、东进、西联”高铁网,构建了快节奏的经济、旅游、生活圈,加速要素聚集和流动,把广西“东邻粤港澳, 北靠湘黔,西与云南接壤,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促进广西快速发展的胜势。
广西以通往中越口岸的东兴、凭祥,正在建设中的防东、南崇铁路为标志,正兴起新一轮铁路建设高潮。贵南、南深、合湛等一批新高铁、城际铁路,黔桂二线、涪柳、黄百、桂滇沿边等众多新普铁,都将加快建设步伐,助力壮美广西更上一层楼。(孙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