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画中的人物“活过来”,还能用现代新潮语言进行交流是种怎么样的体会?近期,有一部名叫《此画怎讲》的纪录片正在网上火热播出,本剧总共30集,采用了反向穿越这一独特的表达方式,用真人cos来还原中国14幅名画的内容,在科普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反映了职场、生活等各种现代场景,在生动的演绎和剧情的解读下,一幅幅古画仿佛“开口说话”。
唐代仕女c位争夺赛
第一张讲述的名画是《捣练图》,此图描绘唐代城市妇女劳作时的情景,画上共刻画了12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
在《此画怎讲》的讲述里,捣练组仕女们开启了“吐槽”模式,认为自己整天辛苦操劳,而隔壁织线缝衣只需坐着动动手指就能赚钱,熨烫组也满脸写着开心,工作量不饱和,“大家都在表现唐代妇女的劳作景象,凭什么她们表现妇女,我们就要表现劳动”……
熨烫组的仕女则单独建组探讨加班考勤的话题:“远程办公就是24小时工作制”“领导一到下班就派活”等等,讲出了不少当代职场人的心酸故事:
甚至还在原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加入了许多现代梗、网络段子等来增添趣味,比如比如捣练组的妇女们一激动就唱起了《大碗宽面》,“你看这个盆它又大又方”:
“干就完了,奥利给”:
巧妙的是,在这一番的吐槽中,演员们将相关知识融入了剧情,以非常自然的方式道出了《捣练图》这幅画的具体内容与特色,以及对大唐高超丝绸制造技术的彰显。
即使之前对这幅名画不曾了解,也能从短短的三五分钟的剧情内,学到名画的相关知识,甚至能明白这幅画为什么叫《捣练图》,而不叫“熨烫图”、“缝制图”的原因。
果亲王在线直播介绍妆容
《甄嬛传》中的果亲王允礼也来了!中国历史上的允礼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不仅书法写得好,诗词吟得妙,爱好游山玩水。在《此画怎讲》里的果亲王被安排了相亲节目,不仅在线回应了和甄嬛的绯闻,表明“史上并无甄嬛,与皇嫂钮钴禄氏熹妃连话都未曾说上过几句,何来私情一说”,还用傲娇口吻介绍自己的优点与生平,让大家对果亲王有了个全新的认识。
甚至,果亲王还紧跟潮流做起网红直播,给粉丝们在线讲古风写真,针对肖像画中出现的物品进行说明,包括墨兰花、玉如意、竹毛等,从服饰妆容到花草文房用具,一件不落。用果亲王的话说就是,“这些物件虽然看起来随意,但细节之处尽显品味”。
直播最后因果亲王手机没电而告终,但一场直播下来,让大家都受益匪浅。甚至由于果亲王的卖力直播,粉丝们还送来的不少大火箭、跑车等礼物,来表达对他的喜爱~
铁拐李PK“奇葩”甲方
在《砺剑图》中,八仙过海里的铁拐李开启了卖剑的创业之旅,还改编翻唱了之前大火的《野狼disco》。
其销售行话也堪比说相声:“来来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那个店。过了那个店,你得等一年。本人名叫铁拐李,八仙过海我第一,吃土豆我从来都不洗,因为我这宝剑它能削皮。宝剑它是铸铁造,铸铁造最牢靠,一辈一辈您可劲造……”
此后,铁拐李工作室还收到了新的订单,然而“甲方爸爸”却一天要改800遍需求,还非常刁钻反复,那些在工作中遇到的甲方行为全都别铁拐李也碰上了,但一遇上退钱铁拐李就开始妥协了,所谓“生活不易,甲方叹气”,说的就是这种吧。
虽然淋漓尽致反映了职场不易,但铁拐李还是在过程中巧妙融合,向大家介绍院体画的概念。“院是皇家院,体是帝王体”。院体画有御用性,好坏由皇帝判定。帝王审美意趣决定院体画发展成什么样子,明太祖朱元璋对史实风俗故事画异常推崇,就导致了带有政教功能的题材内容在院体画中盛行。
除了这些,其他名画的解读也非常有意思,比如《步辇图》讲述了唐代公务员的幸福生活,《听琴图》则针对“老板有问题到底要不要说出来”这一观点进行探讨……每个故事人物都有趣鲜活。
目前,《此画怎讲》已经更到25集,在腾讯视频的播放量已经超过三千万次,豆瓣评分也高达8分。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陆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