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活色生香的女子,一场长达五年的畅谈!《女朋友们》书中她们深聊了些啥?

这是三个活色生香的女子。

一个是拿过“金话筒奖”的名主播,激流勇退,放下话筒,拿起剪刀,成了一名手艺人;

一个是一流报刊的媒体人,背起相机,拥抱自然,成为天地间肆意生长的自由摄影师;

一个是循规蹈矩的高校教师,为人母后,放弃教职,放弃安稳,成为一名自由画家。

历时五年,她们在大理,在成都,在北京,在清迈,进行了一场场关于生死,关于自由,关于爱情,关于原生家庭,关于故土,关于女性的独立和成长的深彻畅谈。

9月20日,《女朋友们》新书分享会·上海站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举办,作者宁远、尤琳与人生大不同创始人陈瑜围绕“女性成长”这一主题展开对谈,探讨女性成长中避不开的问题,并与现场读者展开了真挚坦诚的交流互动。 

女人要走多远的路才能成为自己

女人要走多远的路,才能成为自己?三位女性,用她们几十年的人生,为这个问题书写着答案。

宁远曾经是一名炙手可热的主持人,却在斩获中国主持人最高奖“金话筒奖”后,放弃令人艳羡的岗位,来到一处小村庄。如今的宁远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开有一家名气不小的草木染女装店。平时,她裁布染布,种菜种花,读书、写作、品茶、带娃,过着平静而自足的生活。40岁的她活得更自由,更天真。

杨菲朵有长达十年的“北漂”经历,是一名颇有经验的媒体人。十多年前,杨菲朵初遇大理,这里的山山水水让她第一次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她毅然决定离开北京的媒体,定居大理。辞职时,她暗自发誓:余生只做自己内心最喜欢的事,实现生活和精神上的自由现在的杨菲朵成了一名“袋鼠妈妈”,背着孩子走遍世界,用相机记录世间万物。

尤琳曾经是一名大学老师,过着按部就班的体面生活,但孕育,生产,唤醒了她的自我。尤琳离开体制,成为一名独立教师,从此,她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热情。她画画、授课、思考、写作,把对美的追求编织进日常的生活,并身体力行地带领着不同领域的女性,用绘画这种方式充实自己、唤醒自己。

从懵懂被动走向觉醒,再到真正把握自己的人生,她们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

三个女人一场长达五年的深度畅谈

五年前,宁远突发奇想,想和两位她欣赏的女性,也是生命中特别的好朋友一起做点什么事,围绕女性成长。

生活中,三人喜欢和朋友聊天气,聊电影,聊新买的连衣裙,于是她们决定,把谈话本身变成一件“作品”,记录这些谈话,用文字。她们列举了生命从出生到死亡要经历的大事件:父母、生养、自由、爱情、婚姻、宗教、死亡……一场长达五年的畅谈就此展开。

每一年,三人都会为这本书的写作而腾出时间。从广州到成都,从大理到北京,再到清迈,她们不断地相聚,深切地倾谈,在彼此的生命里互相关照、相偎取暖。

每一次交流,三人都将自己掰开、揉碎,展露最真挚的感情与最深刻的思索。

五年的交流与思考,凝结成这本《女朋友们》。

不论什么年龄都可以活得丰盛而辽阔

在《女朋友们》中,作者宁远、杨菲朵、尤琳分享了各自的人生,她们用将近半生的探索与尝试,向每位女性证明,只要坚持修炼、磨砺自我,不论多少岁,你都可以是鲜活的、美丽的,你可以活出光彩,乘风破浪。

正如宁远所说:“它就是一种分享,包括是在错误的生活里吸取到的经验的分享。有很多挣扎和浑沌的东西,我们也希望如实呈现出来,而不是去回避那些东西,给你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这从来不是我们想做的。”

杨菲朵也在书中提到,“对话这件事情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就女性成长过程中的大事件进行了最坦诚的交流,并以这样的分享鼓励更多的女性直接、公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不仅仅是几次普通的聊天,而是作为女性,为自身成长所付出的努力。”

尤琳在书中写到,一个女人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成为一个女人。她必须风尘仆仆,而目光灼灼。“女孩儿们,我们要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温和与警惕,不需要对抗它,但也不要让它欺骗了你。你并不是心胸狭窄的,你并不是迂回曲折的,你也不是匮乏空洞的,你永远有所选择,你可以活得丰盛而辽阔。”

三位作者希望凭借《女朋友们》这本书,在与女朋友们的交流分享中互相滋养,给予彼此力量,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此书在预售期间,便迅速登上了网站新书热卖榜TOP1。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