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青浦在为老百姓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教育、卫生、交通、住房等很多方面,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有两件事——
在9月18日上午举行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青浦区委书记赵惠琴坦言,一是轨交交通17号线,第二个就是环城水系公园。
“轨道交通17号线是青浦人民翘首以盼了近20年,终于在2017年底正式运营通车。”赵惠琴说,其总投资150多亿,全长35.3千米;共有13座车站。不过,今后这条线路还将进一步延伸,成为上海联动服务长三角的一条重要交通线。而另一件事,就是环城水系公园。
青浦的环城水系公园由淀浦河、油墩港、上达河、西大盈港共4条约21公里骨干河道组成,并围合而成约24平方公里青浦新城核心区。
曾经的河道旁,占满了工厂、仓库;曾经的河道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桥架接;曾经的河道里,乌黑不见底……
但今天,不少市民在河道旁散步、锻炼、溜娃;今天,青浦区实验小学的一个孩子告诉记者,以前上学要坐公交兜上好大一圈到河对岸的学校上课,如今她只要跑过一座桥,便是学校;还有今天,河道里变了色,青幽幽,清幽幽。
今天的水系公园规划,不仅优化了城市布局,更是利民工程,真正做到还水还岸于民。
不少在河边游览的市民如此评价。
据介绍,环城水系公园新建了31座桥梁,打通了阻断联系的所有支河。新建内外两环共约43公里滨水绿道,形成3000亩滨水开放空间。更新改造约28公里河岸,新增约160亩水面,新建约1600亩绿地、林地。建设足球、篮球、网球、极限运动等35处休闲运动健身场地,建设骑行道约26公里,步行道约22公里。建设18座码头,打造青浦特色水上旅游线。
赵惠琴表示,青浦打造环城水系公园,秉持了“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生态环境转化为发展环境”的理念。总体上有三点考虑:
环城水系公园沿淀浦河、油墩港、上达河和西大盈港四条骨干河道建设,勾勒出了青浦新城核心区的轮廓,不仅是一道美丽的城市风景线,而且有机嵌入了一系列公共活动功能,形成了商业购物、生活服务、历史街区、古典园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公共步行街巷,使群众更便捷地享受到城市的品质空间。
它改善了群众宜居环境。青浦坚持还水于民、还绿于民,两岸至少退出河道蓝线15米、规划绿线50米,为群众提供了许多休憩休闲的空间,打造了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秀带,让他们走得近水、看得见绿。
在建设过程中,青浦叠加了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产城融合、土地收储等工作,完成了42家企业和240户居民的动迁。公园沿线经过 60 多个居民小区,这些居民是最大的受益者。特别值得骄傲的是,青浦实现了“把动迁安置房打造为城市景观房”的承诺。
另外,在打造水系公园的同时,青浦特别注意彰显独特江南文化。她说,江南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枕水而居。于是,青浦在公园建设中充分把握了水与人和谐共生的关系,让水的特色贯穿于人的居住和活动中。在原有的城市肌理下进行有机改造,使河边老街、老屋焕发出新的活力,重新规划和改造工业遗存、景观遗迹,串联起周边的崧泽遗址公园、南菁园、古塔公园等8处公园资源。特别是水城门、青溪知道书院、上善广场等网红打卡点,成为人们留住江南记忆的地标。
最后的最后,她说:“非常欢迎各位市民朋友们来青浦参观和游玩。”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杨天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