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水的接力 | 魔都八月,你们流汗的样子最美

8月28日至8月31日,新闻晨报·周到上海携手太古可口可乐上海申美联合发起的“一瓶水的接力”公益慰问走到了第八站上海报业集团大厦,也是本次公益行动的终点。这个8月,我们与高温赛过跑,和高温工作者一起在城市中穿行,汗水淋漓间,我们的镜头映出了自己的面孔——这一瓶水,送给在镜头下的高温工作者,也送给记录高温的媒体工作者。“谢谢你们记录下有关城市温度的故事,你们的付出,我们在乎。”

走近高温下的五个人群,记录汗水的触动

镜头捕捉一瞬间的细节,用文字描绘感情。“一瓶水的接力”公益行动仍在路上,媒体工作者的镜头不曾错过一刻的“在乎”。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我们将镜头对准早餐工作者,在8月19日中国医师节向医务人员们致以敬意。见过防护服后的汗水,感受过医疗帐篷和早餐车中闷热的温度,我们戴上口罩,对他们说一句“谢谢”。

穿过繁忙的车流,我们与晨报学记团的小记者们一起了解城市阡陌的故事。跟随交警了解更多的交通安全知识,见过他们高温下的“指挥”,我们递给他们一瓶水,对他们道一声“辛苦了”。

跨越半个城市,我们追逐着消防员与浦东足球场建设者的脚步,随着上海申美蔚楷义工团一同送上清凉的慰问。看过消防员烈日暴晒下的训练,见过浦东足球场建设者沾着汗水的脸庞,我们带着笑容,告诉他们“你们在酷暑下的身影,格外帅气”。

顶着烈阳,冒着高温……在这一路上,我们见证他们的汗水,感受他们的付出——这一瞬间的触动,由我们来记录。

两堂课四次义卖,与孩子们一同体会你们的“付出”

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说,报道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共情。记录者与被记录者的界限需要跨越,一举一动需要亲自体会。

在周末,和孩子们一起拜访爱心接力站,听一堂公益课。我们帮助站点工作人员一起布置爱心接力站:“这是一个能给那些户外职工一个歇脚的地方。”我们和孩子一起践行讲师的呼吁:“我希望大家能在课后,走到外面,给高温工作者送一瓶水。”——在乎,建立在了解和体会之上。我们跟随孩子,一起走进高温工作者背后的故事。

而在另一个周末,我们走进繁华的安义夜巷,与小记者们一同加入“一瓶水的接力”爱心义卖。通过这四场义卖,我们为高温工作者筹备了更多的“清凉”——义卖所有的收获,都将等价折算成一瓶瓶的“纯悦水”,送到城市各处的高温工作者手中,传递我们的心意。

夏日的一天,被高温填满,我们抬起手,抹了抹额角的汗珠——高温工作者的故事,我们在记录;高温工作者的辛劳,我们也在体会;高温工作者的付出,我们同样“在乎”。

为记录者递上“一瓶水”,公益是循环往复的“在乎”

坐在台阶上,站在太阳底下,我们端着镜头记录着公益的一举一动。一位交警走来,递给我们一瓶水:“你们辛苦了,喝点水吧。”惊讶中,镜头反转,我们看到了自己汗湿的面孔。

用镜头记录世间真实,用文字写下生活百态。媒体工作者的报道背后,也有着同样的辛劳。他们在酷暑中等待只为一个镜头:“作为摄影记者几乎每年都会拍摄高温工作者。”他们在清晨走出家门只为一次采访:“上周五我为上海的流动餐车做了一次直播。”他们在暴雨中守候只为一次行动:“今年是我第三次参加夏令行动,我报道了六个区。”

一行文字、一个视频、一张照片……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只是匆匆一眼,但这背后,是媒体工作者付出的汗水——所以,就把接力的最后一站,留给所有在高温下追逐故事、讲述故事的人。在他们路过时,递上一瓶水,说一句:“谢谢你们的故事,你们辛苦了。”

公益是聚沙成塔,爱是循环往复。在本次公益行动中,我们需要感谢上海链家和京东物流两家爱心企业的加入。你们为高温工作者搭建起清凉的港湾,你们的接力使公益的故事再开新的篇章。在给予“在乎”的同时,也会收到别人的“在乎”;在“付出”的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付出”,公益就像这样,积累、萌芽并茁壮成长。2020年,“一瓶水的接力”公益行动已经走过了第二年,接力之路一直延伸,但回到最初,其实一切都始于一瓶递出的水——“你们的付出,我们在乎。”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郑欣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