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在临近倒计时100天之际,部分政府部门负责人在今天下午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分别通报了第三届进博会相关筹备工作进展情况。
记者获悉,第三届进博会服务保障工作将在“好”字上做文章,在“精”字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服务保障机制化、精细化、智慧化。
卫健委:展馆内增设发热接待区
上海已经进入疫情防控的常态化阶段,为了做好第三届进博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是卫健委正优化完善《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方案》和7个专项工作方案,全面推进各项筹备工作。
据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秦净介绍,第三届进博会计划在会展中心4个分场馆和新闻中心设置5个医疗站;同时增设发热接待区和隔离留验区。针对如出现发热人员等情况,将建立专用通道,细化接诊、转运等工作流程,并在现场配备负压救护车。各医疗站每班将配置4名医护人员、2名医疗志愿者和1名服务志愿者。
与此同时,华山医院、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同仁医院、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29家医院将作为本届进博会定点医院,做好现场医疗保障服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和批量伤员接受、传染病病例首诊排查收治等准备。
市公安局:部分证件可实施“一证三年”模式
而在证件管理方面,市公安局对今年进博会部分符合特定条件的证件,将实施“一证三年、后台审核、用前激活、再行使用”新模式。同时,优化证件管理系统,拓展便民服务功能,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微信公众号内开发“参会人员服务”模块轻应用,方便参会人员实时查询证件申办、展馆设施等信息。
市公安局副局长陈臻表示,交通组织方面将继续采用停车预约方式调节展会交通出行结构,鼓励并保障集约化交通出行;并依托在建的上海城运系统道路交通管理子系统(IDPS),实时评估区域交通运行状况,动态调节管控措施,充分释放路网通行潜力,提供更多元、更精准的交通服务。
上海海关:两大新举措减轻企业负担,助力“展品变商品”
为了确保政策支持力度不减,近日海关总署以公告形式发布了第三届进口博览会支持措施和通关须知,提出了14条便利措施。而据上海海关副关长叶建介绍,海关部门此次还特别新增了2个方面的支持举措。
一是增加暂时进境展览品税款总担保方式,允许办展方统一提供税款担保。相比保证金等其他担保方式,企业购买关税保证保险可以避免直接的资金占用,且购买关税保证保险所需等待审核的时间相对较短,担保效率相对更高,成本相对更低。
二是支持进博会展品在展会结束后,转入特殊监管区并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允许展品在展览结束后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B型),按照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商品模式进行销售。
市商务委:搭建“2+4+18+X”的立体交易保障体系
为了更好地优化招商结构、加强交易组织,上海交易团也正围绕“精准对接、有效采购”的目标,明确了优化采购商组织、完善市场化招商等7大方面20项重点招商任务。
“我们已经搭建了‘2+4+18+X’的立体交易保障体系,包括‘6天+365天’交易服务线上线下两大平台、4大采购商联盟、18个交易分团和‘X’个上海市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重要领域的采购商群体,加强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招商力度”,市商务委副主任诸旖则表示,在广泛动员采购商注册报名的同时,相关部门也积极开展展前供需对接,开展了“新模式、新进口、新消费”发布会、进博会上海招商路演暨消费品展区供需对接会等活动,组织了百联、苏宁、麦德龙等70多家企业参与对接,促进有效采购。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谢竲